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明文存》·屠正明著·报告文学(七)·984篇

(2023-09-12 10:12:33)
标签:

杂谈

 漫画人,有许多漫画。此文在杂志发表的时候,
  围绕文章,发他几十幅漫画。现在勉为其难了……
                            漫画人漫像
【上接3】
 他,高国强1966年毕业于上海豫园中学。中学时代,担任班级笑宣传委员。写黑板报,办墙报,少不了宣传委员身先士卒。这需要有一手好字,也缺不得刊图和插画。任务逼得他操起画笔,从而也培养了画画儿兴趣。
    按他的天分,继续读高中,上大学是有底数的。可刚捧到初中毕业生书,大革“文化”的命的烈火,就在上海烧的特汹。荒废彷徨了两年,他算幸运,小小年纪,就被东风汽车公司招工,没有“上山下乡”。
    新招的工人,就在上海一家工厂实习培训。当过学生宣传委员的高国强,本来兴趣相当广泛,这回遇到了机会。代培厂里有几个上海沪剧团的“票友”,不用花钱就能自由进出观戏赏艺,耳闻目染,心手灵动,久而久之,便剽学了几手“吹拉弹唱”都本领。他们同是上海街邻,虽然比高国强年龄大一些,但思想上绝无“代沟”一词。高国强爱学,他们爱教。一两年间,培训中的高国强也“培训”了弹琵琶,拉二胡,凑京胡。
     那时候,宣传毛泽东思想是头等大事,是个单位,必组织宣传队。东风传动轴厂发现高国强能写会画,玩得一手乐器,就把他抽调归山,参加宣传队的“乐班”,高国强好露脸了一阵子。
     大概传动轴厂这块“上海租界”上海人多,又拉起班子排演起京剧“样板戏”《海港》。也许是高国强稍一装扮,酷像坚实憨厚的老工人,就让他放下乐器上演了“海关钟响,声声催刹人”的戏剧人物高志扬……
    这段漫不经意的经历,无论怎么说,从诗情画意到乐感美学,都给他后来走上业余漫画创作之路,蒙上了幽默浪漫的色彩。
    “影响人生哲学和思想的因素特别多,但受影响最多的还是自己生活和团体生活的因素。”他说。
    然而,真正创作漫画的念头,还是1982年底他32岁的时候
    那年,厂里图书室开放。很爱看书的高国强,经常漫游在书海洋里。书有新,有旧,有破,就发生一些现象:熟人借新书,生人看破书。这种生活画面岂止表现在图书室一偶?实际存在“原型”经过联想衍生,触动了潜在的艺术细胞,他想借题讽喻一下,便提笔作了漫画,题目仍然为《某厂图书室》。这画投到东风报社,竟立即给发表了。《东风汽车报》的美术编辑龚淼侯,是他漫画创作的良师益友。
     虽然题为“某厂”,但高国强就在本厂呀,正好“对号入座”。“对号”分两面:一面,厂工会方主席,赫然把漫画贴在图书室门口,请读者监督图书室工作,结果面貌改观。另一方面,漫画毕竟揭丑亮短,不免惹人跳脚:
    “想赚钱,就画大画嘛,何必画这玩儿埙人呢!”
     “有缺点当面提呀,画哪门子漫画呀……”
     说起陈年旧事,高国强拿出一份发黄的报纸,上面一首“打油诗”:“高国强一画拨心弦,方主席帮人不饶弯,管理员知错立即改,大家伙欣喜劲陪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