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表达形式 指导言语实践
(2013-06-07 20:30:10)
一、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要着力发展学生的语言素养。落实途径就是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形式,即在理解作者写了什么之外,还要懂得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并逐步将这些“理解”和“懂得”变成自己的阅读能力、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狼和鹿》全文只有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森林中原本居住着狼和鹿。第二段写当地居民因为狼吃鹿而组织狩猎队猎杀狼和其他鹿的天敌。第三段写鹿失去天敌后大量繁殖,毁坏森林,影响了自己种群的健康。第四段总结了狼和鹿相互依存的关系。指出人们没有想到狼其实是保护鹿群和森林的功臣,鹿是才是毁灭自己的祸首。课文内容不深奥,学生读完即可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不能再从内容出发进行教学,而要从作者如何写的角度解读文本。比如文章第四自然段——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而且,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第一句概括写出狼是“功臣”。第二句用递进的方式分二个层次写狼是“功臣”的原因。最后一句概括写鹿是“祸首”。整段话从狼和鹿两个角度阐述了它们的关系。
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段的教学为抓手,引导学生体会句子之间的关系,学习基本的段落形式,初步建立篇的概念。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我为该自然段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
2、 先后引导学生理解“而且”、“而”的不同作用及句子意思。
3、 句式练习:
如果森林里没有狼,(
如果森林里没有鹿,(
4、 归纳成句:
如果森林里没有狼以及其他鹿的天敌,森林将被鹿破坏
,鹿还会毁灭自己。
5、 小结:
课文第四自然段从两个角度写清了狼和鹿的关系,它其实就是由上述这句话铺展而成的。整篇文章也是基于这个意思一点点铺展开来的。让我们继续学习,思考文章是如何一点一点把作者的想法写出来的。
这个段落里的环保主题学生可以自己读出来,但是作者阐述主题的方法学生是无法自己看懂的。这就是语文课上要教授的内容。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先读懂文本,找到“语言点”,然后依据年级要求,设定教学目标和内容。细读作者的表达形式是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前提。那么,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文本解读能力呢?除了多读书,增加阅读体验,多学习别人解读文本的实例,没有更好的方法。
二、设计实施言语实践活动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根本途径
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的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上述环节中先是复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具体”要通过多个角度,多层意思的阐述才能实现。再是引导学生明白添加关键词也可以使句子具体完整,还能将作者情感隐含其中。最后用文中另外的段落让学生操练巩固体会关键词作用的方法。这些环节都是用读读议议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表达意见,我只是适时点拨。随后,进入下面的教学环节:
1、 出示段落,复习巩固“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改写课文段落,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保护的鹿,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祸首”。
3、 交流讲评,总结。
学生记住“先概括后具体”的概念不难,但要达到自如运用则需多加练习。和前面同类的练习比较,这次难度更大些。因此我先让学生辨识环节一中的段落用到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发现“祸首”这个部分只有概括而无具体。接着提供句式,让学生利用文中相关句子将“具体”部分补充完整,完成书面表达练习。之前学生利用关键词分析过一个段落,对其内容已比较了解,而那些内容正好可以具体说明“祸首”。因此,学生们几乎不看书本,也能说出大段的句子。如此,既内化了课文语言,又操练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
想让学生获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教。教,要讲究方法。枯燥地灌输概念,最要不得。让学生比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语言的秘密,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练习口头书面表达,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设置新授、练习、巩固、反馈等过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环节应该有坡度,扶放妥帖。另外,还应该充分用好教材,精心设计,用设计感吸引住学生,将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狼和鹿》中的第四自然段,我在教学中用了二次。一次用来体会句子关系,一次用来练习写段。第三自然段也用了二次。一次是体会其中的词语作用,一次当作写段的素材。这些段落的反复出现、使用,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表达形式加深了了解。
具有设计感的语言教学环节能让指导学习语言运用的过程充分地展现,让学生从不会到会,那样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刊于《小学语文教学》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