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上海洋泾中学李海林:《我理想中的教师培训模》(3)

(2012-07-27 22:38:13)
标签:

转载

  观念”“知识”“能力这样一种分类,是从教师教学素养本身的组成要素来分类的,它构成一种层级结构,着眼于它们之间的逻辑区别与逻辑联系。

  例如观念是对某种价值的认同和追求,知识是关于某种事物的认识与理解,能力是从事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观念”“知识”“能力与其说是揭示教师素养的三个组成部分,不如说是关于教师素养的三种心理命题或逻辑命题;它的目的是认识教师教学有哪些方面的素养这些素养之间有什么学理和逻辑上的关系。因此,观念”“知识”“能力是一种逻辑结构,一种理论的结构。

  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不是逻辑结构”“理论结构,而是行动结构”“活动结构。即: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哪些素养是直接调用进入教育教学行动、直接进入教育教学活动的,哪些素养是间接地进入教育教学行动、间接地进入教育教学活动,对前者起支持作用、辅助作用的。那些直接被调用进入教育教学行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素养,我称之为前端智慧那些间接调用进入教育教学行动和活动、对前者起支持作用、辅助作用的教育教学素养,我称之为后端智慧

  前端”“后端,是着眼于教师的内在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所处的不同位置来说的。在前端智慧里,既有我们在教学中直接用到的观念的东西,也有我们直接用到的知识,当然更有我们直接用到的一些教学能力,它与后端智慧的区别只是它们直接用到教学里。在后端智慧里,同样也有着这些内容,它们与前端智慧的区别,只是它们是间接地用到教学活动中。

   那么,在教师培训中,前端培训后端培训如何联系在一起、构成一种什么关系呢?其实前端后端这两个词的本义就告诉我们,不存在没有前端后端,也不存在没有后端前端,它们之间是层叠蕴涵的关系,是显层面隐层面的关系。后端就隐藏在前端里面,前端就层叠在后端上面。这里的关键就是由谁带动谁,也就是由谁作为培训的切入口 观念”“知识”“能力这三者的关系在逻辑上、理论上是平行的,所以它们不存在一种切入口的问题,它们在培训过程中,是可以同时推进的。在前端培训后端培训中,前端后端层叠蕴涵的,它们之间有一个时间先后、行动上的程序问题,也就是由谁带动谁、谁从谁引出的问题。

   这就是我由前端培训后端培训这两个概念引出的结论:我们需要的教师培训,是从前端切入,即由直接需要的教学智慧切入,引出后端,即间接需要的教学智慧来支持前端智慧的实现。

  培训的目的,当然在前端智慧的获得,但后端智慧自然被融汇和隐含在前端智慧的获得中而没有被单独列出,没有脱离教学直接需要的智慧。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