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十一

(2012-04-24 17:28:09)
标签:

杂谈

下午突然接到电话,要去参加一个比赛的初赛。我一头雾水,开始时以为是要我参加另一个报告会,还一个劲地解释不去的原因。等我解释完才知道不是一回事。显然通知传达的某个环节出错了。

赶到赛场,考试已经开始。原以为是写个教学设计,拿到卷子一看,不是——试卷分成古诗词、文言阅读、现代文阅读、教学实录分析、学生作品评点。

古诗词部分考马致远的《秋思》,这很熟悉,颇像中学生做的题目。文言文是《于令仪不责盗》。题目像是高中水平。有一定开放性,出得不错。最后一题问读了文章有何启发。我忍不住写了一点尖锐的话。

现代文阅读考韩少功的《月夜》,收在《山南水北》中。此书我六年前购读,可考试时竟无论如何想不起书名来。记性败坏竟至于此。题目内容主要是文本分析。

课堂实录分析的是窦桂梅的《落叶》,那本是很熟悉的。

最后给一篇三年级学生的想象作文写评语。我用对话体写了三百字。这是整张试卷中自以为答得最满意的部分。

监考者因我迟到特地告诉我可以延时,我说,做好了。交卷出来,遇到几个我带教过的年轻教师,打招呼,露出好奇的神色。我笑笑,有点不自在。

如果照着这试卷的路子培养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还是有希望的。

2012年4月2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