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
(2011-04-05 00:05:08)
标签:
杂谈 |
73、《更与何人说》陆蓓容,中华书局2011年1月一版一印,25元
作者是郭初阳的学生。家学渊源。文章不坏,字更好些。
74、《退稿信》[美]伯纳德编,新星出版社2011年1月一版一印,25元
外面有塑封,没法先看后买。到家一看,很失望。该书介绍了几十部曾遭退稿的名作,体例是退稿信摘抄、作者简介、作品介绍。我最想看的退稿信大都很短,最少的只有几个字。书印得很漂亮,但名不副实,不是退稿信,而是作家作品介绍。
我忽然想起我收到的退稿信。在念初一时,我写了篇随笔寄给《新民晚报》,还取个笔名叫“小舍”。写的好像是一段景物。我没有留本名,编辑给我的退稿信开头写“小舍同志”,信封上也写“小舍同志收”,印象很深。二弟还为此笑话我。退稿信的后面是我的稿子。后来还收到过几次退稿信。再后来就没有了,编辑常会提醒投稿人自留底稿,来稿不退。当年是文艺少年,现在是文艺中年,否则怎么会看了书名就买这本书。
购于季风书园,实际支付45元
作者是郭初阳的学生。家学渊源。文章不坏,字更好些。
74、《退稿信》[美]伯纳德编,新星出版社2011年1月一版一印,25元
外面有塑封,没法先看后买。到家一看,很失望。该书介绍了几十部曾遭退稿的名作,体例是退稿信摘抄、作者简介、作品介绍。我最想看的退稿信大都很短,最少的只有几个字。书印得很漂亮,但名不副实,不是退稿信,而是作家作品介绍。
我忽然想起我收到的退稿信。在念初一时,我写了篇随笔寄给《新民晚报》,还取个笔名叫“小舍”。写的好像是一段景物。我没有留本名,编辑给我的退稿信开头写“小舍同志”,信封上也写“小舍同志收”,印象很深。二弟还为此笑话我。退稿信的后面是我的稿子。后来还收到过几次退稿信。再后来就没有了,编辑常会提醒投稿人自留底稿,来稿不退。当年是文艺少年,现在是文艺中年,否则怎么会看了书名就买这本书。
购于季风书园,实际支付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