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少年装残乞讨给他八千不干校园 |
分类: 青葱校园、教育视野 |
商水县一男青年几年来一直在郑州装扮成“残疾人”以要钱为生,昨天记者在农业路与花园路交叉口西南角360财富广场见到了他。应记者要求,他现场两次表演了自己如何装成“残疾人”,向富有同情心的市民乞讨的经过。记者给他介绍做保安工作,月工资1500元,他说每月开8000元也不干,“我这样很自由,一天要两个小时够吃饭就行了,我受不了那些约束,你不理解我”。(新浪网)
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饥渴难耐,这也许是现实生活中生存在最底层的沿街乞讨者的形象,面对这些人我们往往会给与适当的爱心。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并不在乎自身工作环境与体面与否,只简单的看重是否自由与不劳而获,于是乎,原本社会大众看不起眼的乞讨者也演变成了新兴行业,某些人利用自身的缺陷或是使用欺诈的方式来骗取他人的同情心。
你昧着良心欺骗他人的爱心,对于材料中的装残少年也是一样,将自己的腿藏进裤管里装残疾人而乞讨,虽然每天少则五六十、多则一两百,但是这些钱却全都来自于骗取他人爱心,实为不耻。反观少年的种种言行,即使给他八千月薪也不转行,这是何种价值观与人生观,他所追求的自由不受约束又指代的是什么?有谁能够理解?
父亲死了,妈妈走了、姐姐嫁人、家里只剩下三亩地和一个年迈的奶奶,这样的身世背景是否值得我们同情。对于少年装残欺骗应该的指责,可有谁想过没有,他这样的家庭背景让其真正沦为社会最底层,手上没有任何赖以生存的资源,更没有让自己步入社会并去适应社会的知识与才能,他只希望可以吃饱饭,不受他人约束即可,即使给他八千也不转行。他,不值得同情吗?这是弱势群体无奈悯人的生存想法。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许你认为这种骗取爱心的行为会让更多的人不愿再去献爱心,但是你是否想过没有,不是所有乞讨者都是昧着良心骗取同情心,他们也有着难言之隐让他们无法融入社会,没有资源存活在社会里。也许你的帮助可以让他们有着不劳而获的想法,但是你也让他们简单而又自由的存活了下来。
前一篇:女大学生应聘女仆没那么简单
后一篇:新大学排行榜缘何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