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界首副市长街头推销萝卜 |
分类: 各抒己见、时事杂评 |
合肥晚报讯
“界首状元萝卜,免费品尝啦!”昨天下午,一个操着阜阳口音的中年汉子,在步行街卖力地吆喝。这个人不是菜贩,他的真实身份是——界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新兴。界首今年萝卜大丰收,因担心滞销,分管副市长刘新兴亲自上阵,带着十几箱萝卜来合肥吆喝探路。当天下午4时20分,步行街百盛广场东北侧,临时搭起的长桌子上,码着一个个带着翠绿色萝卜缨的大个白萝卜。刘新兴手里捧着个盘子,不停地把切好的萝卜片,往市民手里递。起初,很多市民看见刘新兴的西装上还有尘土,不相信他的身份,在出示了名片后,这种疑问才被打消,短短半小时,十几箱萝卜就被市民扫个精光。刘新兴称,今年界首“状元萝卜”种植面积1.5万亩,预计总产量达6万吨。萝卜是丰收了,可却让农户犯了难。一方面,“状元萝卜”虽然清脆爽口营养丰富,但知名度不高,还未被消费者广泛知晓;另一方面,农户自身销售能力有限,产能过剩,会导致大量萝卜烂在田间。目前,萝卜即将全面上市,界首市政府就想出一个点子:到合肥闹市区叫卖,先赚个知名度,再伺机把萝卜推向合肥市场。于是,在庐阳区逍遥津街道的帮扶下,刘新兴带着8个清一色的公务员,在步行街叫卖起了萝卜。最近,远至内蒙古土豆,近到怀远大白菜,都出现滞销伤农境况。“是想让界首的农产品自己说话,高品质的农产品应该卖出满意价格。”刘新兴道出了初衷,据称,萝卜在当地的收购价仅有0.12元,而在合肥市场上的销售价格至少在1元以上。据悉,刘新兴此次带来2吨“状元萝卜”,将在合肥闹市区叫卖到月底。在2吨萝卜背后,是界首农村田里可能将滞销的几万吨萝卜。
放下官架走上街头推销本地的特产,这是一种与民亲近的体现,更折射出为官者切实为民谋利益的表现。但是此番行为只可以做到治标,但是治本还需从体制上解决,即使副市长整天站在街头推销也难掩农产品滞销的结果。
农产品滞销,在很多地区我们都可以看到此类新闻,很有地方特色农作物由于大面积的增加种植以及市场优化的不到位,而让农产品出现滞销卖不出去的结果。这样而言,农民的收入相应就下降了很多。作为地区的政府人员理应利为民所谋,最大程度上的为农民解决市场以及产品推广的这方面的困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异常艰难,就如目前很多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一样,在起初政府扶持得以大范围的产销,一旦政府相关部门不在扶持,那么农民面对的将是产销或是推广多方面的困境。所以,政府在初始扶持,在万事开头难的时候有着政府的支持,可以让产业走入轨道。但是必要的时候政府还需适当的放下让其自由发展,为相关的农民提供专业培养以及为他们建立绿色通道之类,而不是长久的手把手扶持。
就拿界首萝卜而言,副市长上街亲自推销,推一次难推销第二次,治标不治本,何不从体制上解决,彻底的从政策上对于特色农产的产销倾斜,比如政府出面与相关企业或是地区建立合作关系,或是建绿色通道给农民提供多方位的帮助等等。
市长亲事亲为是好事,但难掩方式错误,建立个利于特色农产的产销体制要比市长上街推销来的效果要好得多。
前一篇:女大学生发裸照呼吁取消性别歧视?
后一篇:高校美艳校花夜店穿和服接客遭炮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