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院士班主任浙大混合班 |
分类: 青葱校园、教育视野 |
10月9日晚上,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混合4班学生朱懋熙在一场诺贝尔化学奖讲座上,第四次见到了她的班主任张泽。不过会场上人很多,并不是针对他们一个班的,朱懋熙只能远远看着这个有些陌生的班主任。
在今年8月底开学前,朱懋熙就曾听到一个传闻,他们的班主任将是一位院士。开学后,当她看到中科院院士、浙大材料系教授张泽的名字出现在班级花名册上,成为混合4班班主任时,她甚至用“惊悚”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
一个多月过去,朱懋熙惊悚的心情终于平复,只剩下一点淡淡的“幸运”。“虽然现在几乎见不到张院士,但我觉得如果有什么学习上的难题找他,他肯定解释得很透彻。”10月11日中午,朱懋熙告诉记者。(相关新闻http://news.sina.com.cn/s/2011-10-17/140823315794.shtml)
笔者之谈:院士班主任,是高校改革的破冰之旅还是童话般的形式主义?
前不久,毛新宇出任班主任也引起了一番热议,对于这些热议无非就以下几个观点,第一很多人认为这些某些高校的形式主义,请这些知名度较高的人来充当班主任,其实都只是客串一下;第二很多人质疑这些“明星”班主任有何用处,专业以及各方面皆不能帮助到学生,只充当个名誉班主任;第三这些争议声大多来自愤青了,这些人认为为何这些“明星”班主任都出现在各大名校,而并非普通学校,这里就涉及到了利益金钱关系、、、
这次,浙大出现了中科院班主任,当然作为个局外人的笔者也是不怎么完全相信,自己也觉得是一个形式主义,因为中科院院士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怎么去充当一个本科生的班主任呢?但是笔者细想一下,或许很多大学生朋友细想一下都会清楚地认识到,大学里的班主任其实本来就是个形式主义,不管他是院士还是平常的老师,都是群众演员,偶尔来班里客串下,将自己班主任这个角色给稍微扮演一下即可,当然每个班主任都会配置有班主任助理或是辅导员助理,基本上这些人才是真正做事的人。
引热议,笔者在前面也阐述了这类事件为何引争议的几个观点,基本上这位浙大中科院院士班主任都可以对号入座,深受外界质疑与揶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若是发生在笔者身边,笔者也会质疑学校此举动的动机。不过看新闻报道,笔者觉得这位中科院院士班主任还是蛮靠谱的,因为学生聚会唱歌他也会到场,这在大学里可是很少见,基本上没有哪位班主任会有这样的空余时间陪学生玩;另外,这位中科院院士班主任让学生什么事情都打他电话,多荒唐的事都可以。虽然很多人觉得是做作,但是笔者觉得在如今的校园里有做作的老师都很少了。
当然,作为局外人,我们不能老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父,总是认为这类事件是童话般的形式主义,或许它真是高校改革的破冰之旅。就拿中科院院士班主任而言,他的存在其实就是对学生是个很大的标榜,无形中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另外作为个院士,能在专业的层面上号召学生,让他们树立更远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