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教育北大毕业生勒死男童 |
分类: 青葱校园、教育视野 |
http://s15/middle/633617eana619e599aafe&690而立之年,这位北大法律本科生毕业的人,却只是因为一个男童撞了自己未道歉就残忍的将其勒死,不知悔改还意图向勒死男童家中勒索15万元。
可以看得出,这个罪犯本身自己就是法律专业毕业,可是他仍然这样的依法犯法,用这样残忍的手段杀害了一个男童,无情冷漠之余,更应该体现出其残忍和心理素质的欠缺。在受过专业培养过年,可是在琐屑小事前,其专业修养仍然掩盖不了其心理素质的缺失和软弱。
可以说,在看完犯罪人连勇的犯罪新闻后,除了义愤填膺的指责其残忍无情冷漠,我们还更应该的去思考问题的更深层次。很多人在这个案件出来后,都有意识的和此前名动一时的药家鑫案相提并论,这其中也反映出了社会对这种冷漠无情的人一种嗤之以鼻的痛恨。可是我们不应该简简单单的就这样随波逐流的指责和唾骂下,就结束了这场人性冷漠与否的争论。我们更应该去尝试挖掘其更深层次,让这种惨绝人寰的犯罪和药家鑫一样冷漠无情的人少一点。
从对犯罪人连勇的整篇报道中,可以看得出这种残忍背后的几点成因,也是在以后我们杜绝社会少一点药家鑫所要做到的。
第一:家庭教育的缺失。从新闻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无论是家人还是街坊邻居都对其有不错的评价,都说其是个好孩子,是个见面就打招呼的人,可是缘何其还会做出这样伤天害理的事呢?从其家庭条件和家庭成员分配中,其家庭条件可以说是很差的,这或许也是其杀人之后在勒索的原因;其次其父亲以前煤炭生意失败,只是家庭条件翻不了身个,三个姐姐在外常年不回娘家,母亲跟着二爷常年在外务工。可以说,这样的家庭是多深层次的家庭教育可言的,在这里笔者不是指责什么,只是说出了现在社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与此同时,从报道中,我们还得知连勇是一个极其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加之在这样的没有人沟通的家庭中成长,所有的累苦委屈都习惯性的深埋心底,所以才会发生为泄愤而残忍杀害男童的案件。
第二:自己心理问题。简简单单因为泄愤就去杀害一个男童,笔者觉得这样的说法有点滑稽,倒是更觉得其心理有点问题,成因有这几点:首先,本身是个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而且父母没有给予什么引导,所有很多事都不愿去和他人沟通,以至于自身背负的太多,心理有到极限;其次,虽然从北大毕业,可是其工作仍然未着落、女友要求的十万彩金也拿不出手、司法考试失利、、、这一切都让其心理留下很深的阴影,以至于其有很深的反感情绪;最后,压力太大和有种受人欺辱感觉,家庭条件很差,所以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其一个人身上,加之其毕业之后工作仍然没有落实。与此同时,常年在外,一直有种被人视作外人的感觉,有一种人人都能欺辱的感觉。
第三:学校对心理教育的缺失。试想一下,为什么这个案件一出来,各大报纸都会打出北大男的字样呢?这无疑是一种对其身份和学历的质疑,北大毕业,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会潜意识的以为:这个人有多高的修养有多好的素质。发生了这样的案件,可以说北大法律专业毕业的他,也没有压制住冲动,以至于知法犯法。这让我们看到了北大毕业有如何,什么专业修养什么高素质,在冲动面前都是浮云。这里,我们可以追溯到北大,在对学生授予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切勿对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社会需要高学历人才,可是更需要那些有素质有自身修养的高学历人才。别让学历成为别人的一种笑柄。
死者安息,活者自勉。这个社会出现了太多的此类冷漠无情的案件,我们更多的时候不应该去简简单单的就事论事和指责一下就结束了,更应该的去思考这更深层次的问题。药家鑫、连勇、、、或许还有很多,我们根本不可能做到杀一近百,我们更应该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身的心理培养、、、我们只能够从最源头做起,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