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教育南科大学生拒考 |
分类: 青葱校园、教育视野 |
http://s2/middle/633617eana528205a2511&690
昨日是高考的第一天,备受关注的南科大45名学子无人参加高考。记者昨晚从南科大学生获得证实,据学生介绍,此前在南科大布置了两个考场,但是昨天并没有学生去考试。(新浪网)
事件回顾:南科大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他们的前途和一举一动都备受国人关注。此前,由于教育部通知南科大需要参加今年的高考,一下子就如捅了马蜂窝似的炸开了,很多人开始质疑中国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是否是“穿新鞋走老路”的作风、也有人开始担忧在中国这样的教育格局下,南科大或许将会是“南柯一梦”不可能得到最后的成功。陷入口水战已有多日,可是最终胳膊哪能拧得过大腿,南科大学子在集体发出拒考的书信后,只能被迫参加今年的高考。可是昨日,作为高考的第一天,南科大所设的两个考场却空无一人,显然这是南科大学子继发拒考文书之后再一次身体力行拒考的升级版。
记者回访:高考当日,他们在上外交和微积分,有的搬到旅馆,有的请假回家,留校的就继续上课。
记者对话:与南科大学生。他们切实的想回到以往的学习状态和环境。对于参加高考,他们一致认为,如果参加了高考,他们就会有两个文凭,一个是教育部的,一个是南科大的。身为南科大的人,他们当然很是希望自己走出校门手里拿的是南科大的文凭。所以他们才会一致通过用这样直接不去考试的行为来拒绝教育部要求他们参加高考的申明,同时也捍卫了学生对于南科大教育改革的支持和希望。
记者对话:与教育专家。要他们高考时不符合政策的,南科大创办的初衷就是: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可是教育部一纸要求参加高考的通文让这些此前所做的改革都成为了泡沫。同时根据现行的高考制度,参考学生必须是原籍考试,而南科大的学生大多都不是深圳户籍,那么他们的参加高考也是无效的,也是与现行高考规定所冲突。
点评:其实对于这次教育部要求南科大学生参加高考的这一行为,无疑在社会上已是一边倒的被质疑,更多的外界人和专家们都是很希望在中国这样传统的教育格局下可以培养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南科大,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拓荒者,承载着很多人的希望和心血,而教育部的那一纸通文,让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付诸东流,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南科大正在走上被收编的道路上。
“穿新鞋走老路”,或许这就是对中国教育改革最生动的形容,此前也看到了一篇博文写中国教育改革的,叫做《中国的教育改革光打雷不下雨》,这虽然很带有一种戏谑的感觉,可是也是一针见血的道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然而教育部对南科大的这种种刁难举动,更是将中国教育改革的弊端上演的淋淋尽致。
对于南科大,高考首日,45名学生毅然决然的弃考,相信他们也不会在今天参加高考了。他们这种坚定的态度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决心和他们对南科大教育改革的成功憧憬。就是在这样的集体弃考出现后,外界没有去质疑也没有去责怪,而是更多的去支持和赞许,他们这种大无畏勇斗强权的行为是值得赞许和支持的。
直到今日,教育部还没有对南科大集体弃考这一举动做出回应,相信教育部此时应该知道,自己早已经陷入了不仁不义的地步,已经是全社会共同指责和质疑的对象。如果此时在做出什么过激的回应,我相信一石激起千层浪,将会一发不可收拾,全国都将陷入一遍需要改革的革命中。
南科大的学生拒绝参加高考是一种勇气。南科大有没有招生资格、考生有没有办法填报志愿,要求这些学生参加高考是否有悖高中非毕业生不得参加高考的规定等都是操作上的问题,思想上的问题不解决,操作上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关键是看要不要改革,要怎样改革。——王旭明(教育部原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
教育部接下来所要面对的我相信不是南科大这45名学生,而是要面对整个国人需要教育改革的急切心情。教育部可以抹杀了南科大一所大学和45名学生的教育新理念梦想,可是永远也阻止不了全国亿万需要的实现教育改革的迫切心情。对于教育部,还是自省和好好做好对应政策,盲目的走老路不是万全之策。
而作为此次弃考的南科大45名学生来说,他们做出了这样以往没人敢做的举动,这种敢为人先的行为是值得赞许和支持的。可是我个人觉得,这种举动还是欠理性考虑,这样毅然决然的弃考,致教育部与不仁不义的地步,让那些固守传统教育理念的人情何以堪,这样的举动虽然可以称得上是大无畏敢于直接回击那些阻挡的力量,可是还是有点盲目性的冲动。在做这样举动之前,南科大这45名学生可想过后果,虽然得到全社会公众的支持,可是最后的审判生死的权利还是留在了教育部的手里。
南科大,或许真的是”南柯一梦“,无论承载了多人的梦想,可是由于他从一开始就贴上了公办的标签,那么他就很难逃得出国家公办体制的下种种刁难和限制。对于南科大、对于那些有教育改革梦想的人,公办学校不是你们最好的选择,民办那种得天独厚的自由才是你们任意发挥的天堂。
南科大学生弃考,这是45与900万之间的较量,虽然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弃考,给予了国人那种勇斗强权的慰藉,也得到了全社会公众的支持。可是理性才是关键,社会上更多的人还是以一位看客的身份来审视这南科大与教育部之间的较量,他们的赞许和支持有时更多的是随波逐流和为了让这场无烟的战争更激烈点。而作为直接利益的受害或是受益者,这样的弃考,还是缺理性考虑的,有点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