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暑诗词二十首

(2024-07-06 05:38:43)
标签:

小暑诗词二十首

历史

文化

分类: 诗词

       小暑,是个存在感不太强的节气,没有“大暑”的酷热,没有“夏至”的仪式感,甚至也没有“小满”“芒种”那种对于农家的意义。但是,小暑有两件重要的事:入伏、出梅。

       入伏,即进入三伏天,天气越来越炎热,雷暴增多。出梅,即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结束。小暑确实是个“冷门”的节气,可是,诗人们却各有各的心得。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唐代: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代: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十八日小暑大雨》    宋代:韩淲

申祷山川便作霖,耘苗时候想田深。
且欣小暑能如此,更愿新秋得似今。
早稻欲花将就实,晚禾成叶未抽心。
天应不忍焦劳意,直自初栽已望阴。

《小暑日寄山甫二首·其一》    宋代:刘克庄

微官便有简书畏,贫舍非无水菽欢。
插架签存先世旧,堆床笏美一时观。
远书且问平安好,曾嗟嗣守难。
了却台参早怀檄,暂归亦可小团栾。

《喜夏》    金朝: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窗无一事,到西厢。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代: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代: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承提学佥宪陈先生垂顾用杜子美严公仲夏枉顾草堂韵》    明代:林光

瓜菜装排老瓦盘,先生含笑驻金鞍。
景撩岘首诗泉涌,酒劝铜鞮量海宽。
雨到分龙犹恨少,天当小暑尚微寒。
论文共有无穷意,不尽樽前竟日欢。

《物候》    清代:王润生

秋分斫早谷,寒露斫晚稻。
寒露无青禾,霜降一齐倒。
小暑一声雷,四十五日到黄梅。
小暑一条吼,拔下黄秧种赤豆。

《夏日》    清代:乔远炳

薰风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
断续蝉声传远树,呢喃燕语倚雕梁。
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

《登沃州山》    唐代:耿湋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
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
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夏日无雨》    宋代:释契嵩

山中无雨,日日望云霓。
小暑复大暑,深溪成浅溪。
泉枯连井底,地热亢蔬畦。
无以问天意,空思水鸟啼。

《石匣营作》    清代:玄烨

青岭横峰荫萝,时方小暑绿新荷。
蒲编诗兴光岩穴,虎士桓桓扣角歌。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代: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    宋代: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将会梦楼于摄山道中有述》    清代:姚鼐

太平门外雨初晴,又听新蝉第一声。
年光逢小暑,夹衣天气似清明。
山云近作迎人态,僧院归如返舍情。
未死故人重执手,举看藤杖一枝轻。

《七夕过李通政伯玉》    明代:王世贞

小暑初残节序嘉,探书因过邺侯家。
诸峰似取支机石,一水曾通贯月查。
巧向天孙分杼柚,工从司马咏琵琶。
清朝酒醒犹疑梦,玉露分明染鬓华。

《送章君之海宁教授》    明代:徐渭

大暑之头小暑尾,蛟龙忽带风潮起。
沃焦斜立水倒流,海外鱼虾跳城市。
乾坤非人谁料理,无一不是秀才事。
君今挟帐海宁去,坏屋荒田应堕泪。

《夜望》    元代:方回

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
南北斗杓双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言犹在,末俗何为路未平。
似觉草虫亦多事,为予凄楚和吟声。

《十八日小暑大雨》     宋代: 韩淲

申祷山川便作霖,耘苗时候想田深。
且欣小暑能如此,更愿新秋得似今。
早稻欲花将就实,晚禾成叶未抽心。
天应不忍焦劳意,直自初栽已望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