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庆馀诗《长城》

(2024-04-20 14:09:31)
标签:

朱庆馀诗

长城

历史

文化

分类: 诗词

《长城》    朱庆馀

秦帝防胡虏,关心倍可嗟。

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

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

至今徒者骨,犹自哭风沙。

译文:

秦帝防胡虏,关心倍可嗟。

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

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

至今徒者骨,犹自哭风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长城的壮丽景象,并表达了对长城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诗人通过对长城的赞美,表达了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决策的赞许,认为这是为了防御北方胡虏入侵的伟大举措。诗人进一步提到,任何一个有德行的人都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得到尊重和归属感,长城将四海都化为家园。然而,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更迭使得长城的往事逐渐被遗忘,荒芜的基石被草木所掩盖。即使到了今天,徒步长城的人只能看到残存的骨骸,他们为风沙哭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长城的壮丽景观,同时融入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诗人通过对长城的称赞,表达了对长城所代表的抵御外敌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的认同。他强调,长城不仅是一道防线,更是一个凝聚民心的象征,任何有德行的人都可以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归属感和尊重。然而,诗人也透露出对时间流逝和岁月更迭的感慨,长城所承载的历史逐渐被遗忘,徒步长城的人只能看到残存的骨骸,这使得诗中的景象更加凄凉。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珍视和对长城文化的思考。

       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对长城的景观和历史的赞美,同时通过对长城遗址的描绘,反映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更迭。诗人以长城为载体,展示了对国家安全和文化传承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意义和情感共鸣。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