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九龄诗《西江夜行》

(2024-04-10 14:25:42)
标签:

张九龄诗

西江夜行

历史

文化

分类: 诗词

西江夜行    张九龄〔唐代〕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译文

长夜漫漫故人在何处?小船在这碧波夜月之中缓缓前行。

天空辽阔悠远,思念故乡的情思越发真切。

身边万物寂静不语,只有清澈的河水在缓缓流动。

想象着等我回到家时,林中的树木已经长出新叶,满怀乡愁,我一人独坐,不知不觉寒露渐生。

还有那江中沙洲上的白鹤,在夜半时分,乍然一声长鸣。

注释

遥:远。这里指时间漫长。

天宇:天空。

露华:露水。

简析

     张九龄于唐朝盛世时期为官,其自身不仅才华横溢,并且极富政治远见。当时朝廷虽然处于全盛时期,但因为皇帝穷兵黩武,所引发的刑罚、徭役等问题极为严重。张九龄因看到了这些,所以多有讽谏之言最终被贬。因为自身远离家乡,又加之政治之途不顺,他所作的思乡诗比较多。这首《西江夜行》便是出于他那一段时间的作品,其中浓浓的思乡之情可以品鉴。

       其实,张九龄写思念家乡的诗作时,最擅用情景相融的手法,而这首《西江夜行》便是典型,第一句已经道出了夜色清新的景致,而后从景入情快速转换,第二句就将自我感受通过天空与故乡进行了比较,把一腔思念之意烘托得淋漓尽致。不过,张九龄是素以事业为重的人,所以在这首诗里,虽然人们可以读出其浓浓的思乡情,却完全不带丝低落的情绪,更多的是思乡而不哀伤的遐想,诗末那句“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便是其快速整理自我思绪,又引读者联想的有力之证,将诗人个人情怀表达得通透彻底。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