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宗元诗《溪居》

(2024-04-04 09:49:37)
标签:

柳宗元诗

溪居

历史

文化

分类: 诗词

   《溪居》是唐代诗人柳宗元贬官永州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写诗人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后,在溪边筑室而居,过着闲适的生活。表面上自我排遣,也自得其乐,实际上曲折地表达被贬谪的幽愤,字里行间隐含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在表现手法上,全诗不假雕琢,放笔写来,自然平淡而又清新旷远。

溪居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

溪居:指在冉溪居住的生活。诗人贬谪永州司马后,曾于此筑室而居,后改冉溪为“愚溪”,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东南。

簪(zn)组:古代官吏的饰物。簪:冠上的装饰;组:系印的绶带,此以簪组指做官。

累:束缚,牵累。

南夷:南方少数民族或其居住的地区,这里指永州。

农圃(p):田园,此借指老农。

邻:邻居。

偶似:有时好像。

山林客:指隐士。

露草:带有露水的杂草。

榜(bàng):船桨。这里用如动词,划船。

响溪石:触着溪石而发出响声。

人:此指故人、知交。

长歌:放歌。

楚天:这里指永州的天空。春秋战国时期,永州属楚国。

白话译文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仿佛是个隐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

独往独来碰不到世俗之人,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创作背景

       元和五年(810年),诗人贬官永州已有五年之久,他在公余游览发现风景秀丽的愚溪,于是在溪水东南筑屋居住,写下愚溪诸咏,这首诗为其中一篇。

赏析

    《溪居》表面是写在此生活的惬意自适,其实是强写欢愉,将被贬的郁愤之情隐晦写出。

       诗人被贬谪永州,应该是有满腹牢骚的,却在诗的开头将其称为幸事:“久为簪组柬,幸此南夷谪。”诗人认为他长久地为在朝中做官所累,幸亏贬谪南来这荒夷之地,可以让他过上闲适的生活。此两句正话反说,将不幸之事说成是幸事,表达了对朝中当权派的不满。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这四句是强调在此生活的闲适之情。闲暇时与种菜的老农为邻,有时还真像是在山林隐居的人。一大早带着露水就去锄草,晚上乘船沿着溪水前进。“闲依”表现诗人的闲散之态, “偶似”是故作放旷之语,自我安慰。诗人少有才名,胸怀大志,可是仕途不顺,一再遭贬。这次更是被贬永州,远离长安。他满腔的热情得不到施展的空间,有志而不得伸,有才而不被重用。于是,在此贬所,只好强写欢愉,故作闲适,称自己对被贬感到庆幸,假装很喜欢这种安逸舒适的生活。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有时整日独来独往碰不见一个行人,于是放声高歌,声音久久地回荡在沟谷碧空之中,多么清越空旷。这闲适潇洒的生活,让诗人仿佛对自己的不幸遭贬无所萦怀,心胸旷达开朗。这里诗人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两句恰恰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无人问津时自娱自乐,也只是一种无奈的调侃。

       纵观全诗,诗人似乎已经淡忘了遭贬的痛苦,诗中把被贬谪的不幸称之为幸,将孤独冷静的生活诠释为飘逸闲适的生活。实际上这全都是诗人激愤的反语,在这种被美化了的谪居生活的背后,隐蕴的是诗人内心深深的郁闷和怨愤。表面的平淡所蕴含的激愤,更让人为之怦然心动。全诗清丽简练,含蓄深沉,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 [8]贞元九年(793年)中进士,贞元十四年(798年)考取博学宏词科,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因参加主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而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今属广西)刺史。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列入“唐宋八大家”中。有《河东先生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