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五言古诗《别三子》

标签:
陈师道五言古诗别三子历史文化 |
分类: 诗词 |
别三子
夫妇死同穴,父子贫贱离。
天下宁有此?昔闻今见之!
母前三子后,熟视不得追。
嗟乎胡不仁,使我至于斯!
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
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
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
唤爷我欲去!此语那可思
小儿襁褓间,抱负有母慈;
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
注释
1.三子:指陈师道的二子一女。
2.死同穴:死后同葬墓穴,意谓只有死后才能在一起。
3.宁有此:难道有这种夫妇父子不能相保的事?
4.熟视:久久凝视。
5.不得追:不能追回。
6.胡不仁:意谓老天为何这样无情。
7.至于斯:沦落到这种境况。
8.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故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一般指十五岁以上。这里指女儿刚刚十五岁。
9.枕我:意为拉着我。
10.拜揖(y):叩头作揖。
11.未胜衣:不能穿戴成人的衣冠,意谓年纪幼小。
12.襁(qing)褓(bo):背负小儿所用的布兜。
13.抱负有母慈:有慈爱的母亲背抱。
14.我怀人得知:我的心情谁能知道?
白话译文
夫妻到死才能同葬一墓穴,父子生活贫困不得不分离。
天下难道真有这种伤心事?过去只听说今天亲眼见到。
母亲在前三个子女跟在后,眼望着他们却不能去追随。
可叹老天为何这样不仁慈,使我走到这步悲惨的田地!
有个女儿刚刚束发成儿童,已懂得人间生离死别之悲。
躺在我怀里总也不肯起来,害怕我从此永远离开他们。
大儿咿咿哑哑刚学会说话,还不能穿衣不会行礼作揖。
叫一声“爹呀,我就要走啦”,这话听起来实在令人痛心。
小的这男孩还在襁褓之中,有慈母抱在怀中形影不离。
你的哭声还萦绕在爹耳中,我心里的悲痛世人谁能知道?
创作背景
赏析
后一篇:王安石诗《示长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