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别子
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译文
母别子,子别母,白天的阳光似乎都因为悲伤而失去了光彩,哭声中无限凄苦。一家人住在关西长安,丈夫身居大将军的高位,去年立了战功,又被加封了爵土。还得到了赏赐的金钱二百万,于是便在洛阳娶了如花似玉的新妇。新妇来了不满足,就要丈夫抛旧妇;她是他掌上的莲花,我却是他们眼中的钉子。喜新厌旧是俗世的常情,这本来也不足为悲,我就要收拾行装,无奈地离开。但悲伤的是,留在丈夫家的,还有两个亲生的小孩。一个才刚刚会扶着床沿走路,一个才刚刚能够坐起来。坐着的孩子啼哭,会走路的孩子牵着我的衣服。你们夫妇新欢燕尔,却让我们母子生离死别,从此不得相见。此时此刻,我的心有诉不出的悲苦,人的薄情啊,还不如林中的乌鹊,母鸟不离开小雏,雄鸟总在它们身旁呵护。此情此景,倒象是后园的桃树,曾经遮蔽着花房的花瓣已经随风落去,幼小的果实还将挂在梢头经历霜雪雨露。新人新人你听我说,洛阳有无数的红楼美女,但愿将军将来又立了什么功勋,再娶一个比你更娇艳的新妇吧。
注释
乌与鹊:林中自由自在的鸟儿。
雏:小鸟。
赏析
《母别子》是《新乐府》五十首中的一首。此诗揭露抨击了贵族男子喜新厌旧的恶劣行径,表达了作者对妇女命运的同情。诗的小序为“刺新间旧也”,根据《左传·隐公三年》:“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所以这里所谓“新间旧”,也是指基本的社会伦理秩序,不仅仅指一般的喜新厌旧。
这首诗以一个被抛弃的妇女的口吻来叙述的。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母别子啊,子别母,那离别的痛苦让白天都暗淡了光芒,那哭声凄苦得让人不忍听见。诗人一开始便营造离别的痛苦氛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惨景呢?
诗人紧接着便交代了原因:“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一家人住在关西,丈夫本是骠骑大将军,去年打了胜仗又加封了爵位。皇上下旨赏了两百万金钱,丈夫便在洛阳迎娶了漂亮的女人。新人一来旧人就遭到了抛弃,丈夫视新人为掌上莲花,而旧人则成了眼中刺、肉中钉。到这里,丈夫变心至抛弃妻子的原因和过程清楚地展现出来。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