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谦诗《石灰吟》

(2024-02-15 05:38:41)
标签:

于谦诗

石灰吟

历史

文化

分类: 诗词
于谦诗《石灰吟》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轻松。

浑:全。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鉴赏

       诗的前两句写石灰的开采和烧制过程。从深山里经过成千上百次的锤打和开凿才能把石头开采出来。开采出来的石头要经过烈火焚烧,才能化为石灰。石灰的形成要经过“千锤万凿”,要经受“烈火焚烧”,一个刚强的非凡人物的成长也要经受痛苦的磨炼。诗人借物自喻,隐含着自身的经历。

       诗的后两句颂扬石灰的品格——“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采用拟人手法来写石灰,粉身碎骨它都毫不惧怕,只要留下清白在人间。石灰的这种精神,是一种为了节操和理想可以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是诗人人格理想和宏伟抱负的体现。

       于谦(1398—1457),字廷益,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其诗风刚健清新,著作有《于忠肃公集》,这首诗运有了比喻、象征手法,字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托物寄怀,体现了诗人的宏伟抱负和高尚的人格理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