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浩然诗《岁除夜有怀》

(2024-02-09 05:44:25)
标签:

孟浩然诗

岁除夜有怀

历史

文化

分类: 诗词
《岁除夜有怀》 孟浩然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来日岁华新。

       这首诗词表达了唐代诗人孟浩然对除夜的思考和感怀之情。除夜指的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人们在这一夜中会进行祭祀、驱邪、祈福等活动。诗中的"迢递三巴路"意味着孟浩然身处陌生的异乡,离家千里之遥,远离亲人和故土。

       诗的第二节表达了诗人在乱山残雪的夜晚,独自点燃孤烛的孤寂情景。他置身于异乡之地,感到孤独和无依,与故乡和亲人相隔遥远。

       第三节诗中提到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意味着他与家人的距离渐行渐远,却与仆人相伴。这反映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无奈和孤单,与亲人分离,只能依靠僮仆作伴。

       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对流离失所的困境的无奈,他感慨自己的飘泊状态,但也抱有希望和对未来的期盼。"来日岁华新"意味着希望来年能够有新的希望和美好。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孟浩然在除夜时的心情,抒发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诗中运用了孤烛、异乡、骨肉远等意象,通过对情感和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归乡和团圆的渴望。整首诗抒发了一种离乡背井、思乡之情,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