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薛涛《十离诗》

(2023-12-27 15:23:37)
标签:

薛涛

十离诗

历史

文化

分类: 诗词
薛涛《十离诗》


《十离诗 犬离主》

作者:薛涛

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无端咬着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翻译:在朱门大户里驯养了四五年的一只狗,以前被主人万般怜爱,毛发被洒香水,四脚洗得干净。但是,自从它无端咬伤了主人一位亲近的客人之后,就失宠了,主人不再让它睡在红色丝绸毯子上了。

《十离诗 笔离手》

作者:薛涛

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

翻译:用越地的竹子做成笔管,用宣城的细毛做成笔尖(意指毛笔珍贵,好),用这样的毛笔在红笺纸上书写如花朵琼玉般美好的字。都是因为使用久了笔尖磨尽了,写字的人也就嫌弃它,不再握在手里了。

《十离诗 马离廐》

作者:薛涛

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为惊玉貌郎君坠,不得华轩更一嘶。

翻译:雪白的马耳,红色的毛发,浅碧色的马蹄,多么漂亮的马!它曾经疾驰像风一样,跟随主人东西奔跑。可是因为有一次它让英俊的主人受惊从马背上堕落下来,就注定了它悲哀的后半生,不再能够住进华丽的马厩里,哪怕它发出悲哀的嘶鸣。

《十离诗 鹦鹉离笼》

作者:薛涛

陇西独自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茵。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再唤人。

翻译:鹦鹉曾经在陇西独自孤单飞翔,飞来飞去终于飞进了锦绣之笼,过上美好的生活。都是由于它模仿人说话让主人感觉不舒服,就不再继续让它留在笼中了。

《十离诗 燕离巢》

作者:薛涛

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衔泥秽汚珊瑚枕,不得梁间更垒巢。

翻译:燕子出入朱门大户,主人不忍心闭门抛弃拒绝它们,主人平常喜欢听燕子呢喃的叫声。可是燕子衔着春泥筑巢,弄脏了主人名贵的枕席,主人就不再让它们在梁间筑巢了。

《十离诗 珠离掌》

作者:薛涛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翻译:珠子皎洁圆润明亮,内外想通,清澈的光停留在上面,如同水晶做成的宫殿一样。只是因为外表玷污了一点污秽,主人就嫌弃它,不再终日握在手心里。

《十离诗 鱼离池》

作者:薛涛

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纶钩。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翻译:鱼在深池里度过了四五个春秋了,它很开心,在池塘了跳跃,也常常摇着红色的鱼尾戏弄一下垂钓的鱼钩。可是,它摆尾不小心将开得正美的芙蓉花弄断了,池塘的主人就将它捉上岸,不让她继续在池塘的清波里遨游了。

《十离诗 鹰离鞲》

作者:薛涛

爪利如锋眼似铃,平原捉兔称高情。无端窜向青云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翻译:鹰爪锋利如同刀口,鹰眼大的如同铜铃,在平原上捕捉兔子被人称赞。有一次鹰无端不捕捉兔子而是窜向青云之外的高空,从此,君王就不让它站在手臂之上了。

《十离诗 竹离亭》

作者:薛涛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为缘春笋钻墻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翻译:之前新栽的四五行竹子已郁郁葱葱,它们常常用强劲的竹节负担着秋霜。只因为春笋钻破了主人的墙垣,主人就砍掉它们,不让它们靠近荫蔽庭院。

《十离诗 镜离台》

作者:薛涛

铸泻黄金镜始开,初生三五月裴回。为遭无限尘蒙蔽,不得华堂上玉台。

翻译:铺泻一些黄金在上,这样一副精美的铜镜就铸成了,最初的时候,主人对着铜镜穿衣打扮。后来因为铜镜遭到灰尘蒙蔽,从此主人就将它从玉台上搬走挪开了。

       薛涛的《十离诗》写尽了物件(实际上暗指“人”)被利用完后遭抛弃的悲情命运,要么是物件犯了错,要么有了瑕疵,要么是不听使唤,等等,反正最后的结局是被无情抛弃。这里面有薛涛对人性的洞察:一旦物件(或者“人”)没用了或者不惹主人喜欢了,随时都可能被抛弃;也或者是薛涛对自己被抛弃的命运的一种自我感伤。

       薛涛的《十离诗》没有很明显的抒情,但是通过物件(实际上指“人”)前后遭遇的强烈对比,映衬出人主(或君王)的冷酷无情,有用时爱她怜她,把她捧在手心,无用时就摧残她一脚踢开她,字里行间浸透出对物件的同情。《十离诗》透露薛涛对人世间的清醒。

       薛涛(768年-832年),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17]歌妓、清客, [18]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

       薛涛幼时随父薛郧仕宦入蜀,遂寓蜀中。贞元初期,韦皋镇蜀,召薛涛入乐籍。贞元五年(789年),坐事罚往松州,献《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获归而脱乐籍,居浣花溪。后与历任西川节度使韦皋、高崇文、武元衡至李德裕等,均有唱酬。武元衡(一说韦皋)拟奏其为校书郎,格与旧例未果,然薛涛一时以“女校书”而名动远近。晚年移居碧鸡坊,建吟诗楼,悠闲吟咏,好作女道士装束,与昔日形象判然。于大和六年(832年)逝世。

       薛涛辩慧工诗,许多诗作托物言志,表达了其追求清俊高洁的情感特征。 [19]薛涛因嫌常用的纸张尺幅太大,指点工匠造出了便于携带和交流且带有个人特色的“薛涛笺”,这一发明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20]其著有《锦江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