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人雨后玩竹》
是唐代诗人薛涛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品出自《全唐诗》。
薛涛此诗尽显了竹在古典文化中丰富的意蕴。竹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在冬天观赏更能品味它那刚劲之风。魏晋时期,嵇康、阮籍等七名名士常在竹林之中喝酒、纵歌、吟诗,被称作竹林七贤。舜妃指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当年舜帝离世时,二妃日夜痛哭,泪洒竹林,成为斑竹。竹林七贤的潇洒,舜妃泪撒斑竹的忠贞痛苦,都在这首诗里了。
《酬人雨后玩竹》 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典故释义
诗人借用了两个典故:晋代山涛、王戎等七位高士在竹林中饮酒赋诗,被誉为“竹林七贤”,所以说“多留晋贤醉”。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他的两位妃子在竹林哭泣,泪洒竹竿称为斑竹,因此说“早伴舜妃悲”。
赏析
薜涛诗相传有500首,现仅存89首,大多是七言绝句,而这首五言律诗却是她的压卷之作。
这是一首酬人之作,有人雨后赏竹,写了一首诗送给她看,她应照原作写了这首诗酬答。竹与松、梅称“岁寒三友”,其特征表现于冬季,而赏竹人却在雨后玩竹,因此,第一联便说:你在南方春天的雨后玩竹,怎能看到它不畏霜雪的英姿呢?但是,春天却可以看到竹的虚心自持,也就不同茂盛的“众类”草木了。讲得委婉。第三联进一步咏竹,借用了两个典故。尾联“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如果年终再来玩竹,就可以看到它那傲对霜雪的劲节了。与首联前后照应,加之全诗句法老成,诗意又佳,在中唐五言律诗中也算得是好诗。晚唐张为把诗人归为李益“清奇雅正”一派(《诗人主客图》),这首诗即显示出这一风格。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