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宗元七言绝句《柳州寄京中亲故》

(2023-10-09 16:18:42)
标签:

柳宗元七言绝句

柳州寄京中亲故

历史

文化

分类: 诗词
柳宗元七言绝句《柳州寄京中亲故》

    《柳州寄京中亲故》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于柳州,是答复长安亲朋的询问,前二句状写柳州的景物风情,后二句叙写柳州与京城的遥远。全诗语言平实而情意深厚,透露出作者贬谪南荒的凄苦心境,寄托了对京城亲朋的思念。

柳州寄京中亲故

林邑山连瘴海秋,牂牁水向郡前流。

劳君远问龙城地,正北三千到锦州。

注释

林邑:唐代郡名,在今越南境内。连:一作“联”。

牂牁(zng k):河名,指牂牁江,由今贵州流入广西,下番禺入南海。

劳:烦劳。龙城:柳州的别称。唐玄宗天宝年间,柳州曾一度改名龙城。

锦州:唐代州名。故治在今湖南麻阳县西。

白话译文

秋日林邑山连着瘴气浮动海域,牂牁江的流水在郡前滔滔奔流。

劳你费心问候我远谪的龙城地,正北方迢迢三千里外方到锦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柳宗元谪贬柳州之时(815年-819年)。在柳州的日子里,诗人的心头常常被乡情、离愁所笼罩。正是秋风飒飒、瘴气弥漫的季节,又值亲友远问之际,诗人更加思念京中亲人,写下了这首诗,寄回京华,抒写怀念之情。、

鉴赏

       这是一首写给京城亲友的寄赠诗,虽然只有四句,却集中地体现了柳宗元贬居柳之时的心态。

       此诗首二句描写柳州的险恶环境,与《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中“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汤”句同意,但更添几分茫茫不尽之感,表现出作者对柳州陌生环境的恐慌。由此恐慌,更加强化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此诗后两句便紧接着写作者的思乡怀归之情。但在写法上,作者不像《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那样直接发抒,而是通过写遥远的距离之感从侧面道来,就此而言,与《登柳州峨山》之“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同一机杼。进一步看,写距京城之遥远、归乡之无望,却不直接写柳州与京城间的距离,而是拈出锦州,在中间转换一笔,进行衬托,可谓独创和精妙。

       对险恶环境的忧恐,对远方家乡的思念,这是柳宗元贬居柳州时的主要情感。比起在永州时,诗人少了对希望的索取,多了对失望的咀嚼;少了一种初遭贬谪的愤激,多了一份久经磨难后的苍凉。所以他在柳州时期的诗歌创作,在某种程度上,缺少了永州时期的那种山水梦幻,而承袭、深化了其骚怨情怀。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文学作品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代表作有《黔之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及绝句《江雪》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