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甫诗《天末怀李白》

(2023-09-30 11:06:13)
标签:

杜甫诗

天末怀李白

历史

文化

分类: 诗词
杜甫诗《天末怀李白》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

天末:天边。诗中指夜郎。

命:命运,时运。

魑魅(ch mèi):祸害人类的山泽神怪,亦泛指鬼怪,常用来喻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解读

       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李白避祸东南一带。唐玄宗第十六子,即永王李璘打算趁乱攻占金陵,以在江南谋割据之势。永王打着平叛杀敌、复兴大业的幌子,邀请李白参与他的幕僚,满腔政治热情又不明真相的李白慨然允诺。后来李亨即位,朝廷军与永王势力正面遭遇,李璘兵败被杀,李白也被判处死刑,后在郭子仪的大力保赎下才被改判下狱,后流放夜郎。

       当时杜甫身在秦州,得知这个消息后万分焦急,写下《梦李白二首》。第二年,李白被赦免,流离于荆湘等地,杜甫又写了这首《天末怀李白》以寄怀思。

       前四句写景怀人,首句一个“凉”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后四句议论兼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文才卓绝的人,总是易遭人嫉妒,路上的山泽鬼怪,总是喜欢为难好人。诗人认为,像李白那样文采斐然又有济世报国之心的人,竟然被流放夜郎,命运之不公、奸人之可憎可见一斑,这是杜甫由李白的遭遇而生发出来的对不公世道的强烈批判和抨击。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是对首联中“君子意如何”的揣测。在杜甫看来,获罪被谴的李白与沉冤而死的屈原同病相怜,路过湘水时应该到汨罗江边吊唁,投诗相赠。这两句诗中的用词值得揣摩,诗人不用凭吊,而说“应共冤魂语”,不说“赋诗”而说“投诗赠汨罗”,俨然描绘出了一幅李白与屈原对坐而谈的画面。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