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燮诗《山中雪后》

(2023-09-13 10:22:56)
标签:

郑燮诗

山中雪后

历史

文化

分类: 诗词
郑燮诗《山中雪后》


山中雪后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创作背景

    《山中雪后》为郑板桥感怀之作,他之所以感怀是因为自己一生经历曲折,乾隆元年进士,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前后十二年,有政声。因违忤上官而被罢官。归里后,往还于扬州兴化间。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郑板桥只能以在街头卖画为生,有时几天卖不出一幅画。这样的生活现实让郑板桥饱尝艰辛,而这首诗便是当他看到山中大雪后的景致有感而发的感慨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注释

清孤:凄清孤独

等闲:寻常、一般。

译文

清晨起,打开门看到的是满山的皑皑白雪。雪后初晴,白云惨淡,连日光都变得寒冷。

房檐的积雪未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清高坚韧的性格,是多么不寻常啊!

赏析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陽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达了其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在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