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偓诗《青春》

(2023-07-07 11:09:23)
标签:

韩偓诗

青春

历史

文化

分类: 诗词
韩偓诗《青春》


青春    韩偓〔唐代〕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
光阴负我难相遇,情绪牵人不自由。
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
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

译文

两个人心意相通,最终也没有断了情思,私下里约定在闺房相见。
可是造化弄人我们没有相遇,心情不自觉地忧郁起来。
在漫长的夜晚里,肯定对蔽膝的香气不满,烦闷的时候只该拨弄头上的玉簪。
樱桃树上的花谢了的时候梨花又开了,这个时节两个人各自肝肠寸断,无处排解。

注释

眼意心期:形容双方愿望一致,精神互相沟通。
卒:终了。
秦楼:指代烟花之地,但在诗词中一般指良家女子的闺楼。
遥夜:长夜。
嫌:不满。
蔽膝: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
玉搔头:即玉簪。

鉴赏

       在古汉语中,青春有年少、美好时光、春天等多重意思。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韩偓写的是发生在春天的爱情故事。古诗中的爱情故事往往有个套路,那就是爱而不得。明明相爱的两个人,却不能一生厮守。这种痛苦惆怅的感觉,更能打动人心。生活不如意,看到别人同样悲苦,也就释然了。

       韩偓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他们两人心意相通,经历一番波折也没有分手。某一天,他们私下相约见面。遗憾的是,女子并没有应约前来,辜负了韩偓的情意。让人不免被忧愁困扰,整个人变得不开心。无法控制情绪,思来想去,韩偓希望可以找到心上人没来的答案。

       也许因为夜色漫长,女子不喜欢韩偓衣服上的香气。估计不是这个原因,哪怕嫌弃,她完全可以拨弄头上的玉簪,化解嫌弃啊。此后,过了好久。到了樱桃树上的花谢了,梨花盛开的时候,女子也没有音讯传来。在春天里,相爱的两个人相思断肠,愁容惨淡。

       这个爱情故事颇有点儿一波三折的味道。韩偓冲破重重阻力,和相爱的女子确立了恋人关系。当他们想要进一步交往的时候,突然出现了状况。女子没有按时赴约,此后断了联系。韩偓变得患得患失,反复琢磨哪里做得不好。他甚至想到了女子不喜欢他用的熏香,他实在想不出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即便如此,他还在等待,他觉得女子的心情和他一样,他们彼此之间都希望延续这段缘分。

       爱情中遇到了阻力,哪怕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也会束手无策。韩偓把化解不掉的愁意写入诗中,说明他还在等待那个失约的女子。读完这首诗有些好奇,到底什么原因造成了二人的分手。从“秦楼”这个细节可以推测出,应该是两人的身份地位不同。韩偓是读书人,他该走的道路注定是入仕为官。而那位可怜的女子因出身问题,有可能成为别人攻击韩偓的把柄。

       估计韩偓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在诗的尾句用“两处愁”表达出痛苦与无奈。两个痴情的人碰到一处,未必会幸福一生。

      韩偓(844年-923年),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诗人,翰林学士韩仪之弟,“南安四贤”之一。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及第,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入为左拾遗,转谏议大夫,迁度支副使。光化三年(900年),从平左军中尉刘季述政变,迎接唐昭宗复位,授中书舍人,深得器重。黄巢进入长安,随驾进入凤翔,授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拒绝草诏起复前任宰相韦贻范。不肯依附于梁王朱全忠,贬为邓州司马。唐昭宗遇弑后,依附于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寓居九日山延福寺。信仰道教,擅写宫词,多写艳情,词藻华丽,人称“香奁体”。后梁龙德三年(923年),病逝于南安县龙兴寺,安葬于葵山。著有《玉山樵人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