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达开爱国诗词《白龙洞题壁诗》

(2023-06-16 05:45:16)
标签:

石达开爱国诗词

白龙洞题壁诗

历史

文化

分类: 诗词
石达开爱国诗词《白龙洞题壁诗》


       太平天国庚申拾年,师驻庆远,时于季春,予以政暇,偕诸大员,巡视芳郊,山川竞秀,草木争妍,登兹古洞,诗列琳琅,韵著风雅。旋见粉墙刘云青句,寓高超,出词英俊,颇有斥佛息邪之概,予甚嘉之。爰命将其诗句勒石,以为世迷仙佛者警。予与诸员亦就原韵立赋数章,俱刊诸石,以志游览云。

白龙洞题壁诗

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

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

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

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

注释 

季:每个季节的三个月依次称为孟、仲、季。季春指三月。

嘉:嘉奖,赞赏。爰:于是。勒:刻。

鉴赏

       诗前小序说明,这首诗写于庚申年,也就是1860年 (清咸丰十年)。作为天国将领,石达开不用清王朝的年号,而以“太平天国庚申拾年”记其写作时间。石达开于1859年9月攻克庆远,写诗时正驻守在这里。暮春三月,他利用政务的闲暇,偕同手下的几位官员到风景秀丽的郊野视察。看到山川一处比一处秀美,草木一处比一处鲜妍。登临古老的白龙洞,只见留下的诗词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显示了风雅的诗歌传统。一会儿,看到白粉墙上刘云青的诗句意高词妙,有排斥佛教、压抑妖邪的气概,他很是赞赏。(太平天国只信奉上帝教,对儒、佛、道等教都视为妖邪,加以排斥。) 于是命令把刘青云的诗句刻在石上,把它作为对那些迷信仙佛的人的一种警戒。最后石达开说,我与各位陪同的大员也步刘云青诗的原韵当即作诗数首,一起刊刻在石壁上,用它记下这次游览。

      石达开写的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全用对仗。用韵响亮激越,格调雄浑豪迈。首联总写这次暇日郊游、登高览胜的情景。一个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的统帅,能在政暇之余投身大自然的怀抱,来一次古洞寻幽,是并不容易的。你看他在崇山峻岭之间兴致勃勃的 “挺身” 攀登,向着辽阔无际的云天极目远眺,是何等的雄姿英发、娱目逞怀呵!

      颔联写他的信仰和主张。按照上帝教的说法,上帝教所崇拜的 “皇上帝”,与中国古代诗书中的 “天帝”相同,中国古代人和西洋人一样,只崇奉独一的真神“皇上帝”。如: 《诗·大雅·皇矣》就有“皇矣上帝”的说法; 《诗·大雅·大明》又有 “上帝临女 (汝)” 的说法; 《书·立政》还有 “吁俊尊上帝” 的话。据说,自秦始皇以来,世人才舍上帝而信奉各种邪神。诗中的 “移民复古风”,就是说要改变人民的信仰,恢复古时只崇奉上帝的社会风尚。这也正是太平天国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主张。实质上是一种统一信仰、追求平等的美好愿望。

       颈联和尾联是对自己和僚属们充满自信和豪情的夸耀。带兵打仗,称得上是勇冠三军的大将; 古洞题诗,又不愧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将勇、诗雄、剑气、文光,都是写他们的文武全才,对石达开来说,这种自信,基本上是合乎事实的。“剑气冲星斗”,典出 《晋书·张华传》,故事说,吴灭晋兴之际,尚书张华看见天空斗、牛两宿之间常有紫气,便问豫章人雷焕是怎么回事,雷焕回答说:“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并且按星宿对着的区域,指出剑气出自豫章郡的丰城。于是张华委任雷焕为丰城令。雷到任后,在丰城狱中,掘得宝剑两口,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剑出现以后,斗、牛之间的紫气就消失了。石达开用 “剑气冲星斗”来形容他超群盖世的将才,用 “文光射日虹”来描写自己光彩照人的诗才。“射日虹” 当是从 “白虹贯日”转化而来,这是荆轲的故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写道: “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裴骃集解引应劭的话说: “燕太子丹质于秦,始皇遇之无礼。丹亡去,故厚养荆轲,令西刺秦王。精诚感天,白虹为之贯日也。”据说,荆轲在易水之滨告别太子丹时,曾击节悲歌: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欷歔兮入长虹。”所以后来有“白虹贯日而荆轲歌” 的说法。石达开在这里借以表现自己非比寻常的文学才华。“射”与 “冲”两个力度强烈的动词赋予了诗句鲜明的动感。合读后两联,将勇犹剑气冲天,诗雄如文光射日,用典不显迂拘,而是英气勃发,豪情四溢。全诗用简劲的语言抒写了作者的信仰、抱负和才干,显示了一个太平天国将军兼诗人的豪迈诗风。

       石达开(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人,祖籍地广东省和平县。太平天国名将,中国近代军事家。受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石达开追随洪秀全,入拜上帝教。金田起义后拜左军主将。咸丰元年(1851年)12月永安建制时,晋封“翼王五千岁”。咸丰五年(1855年)2月,在九江、湖口重创湘军水师,乘胜西征,三克武昌。11月,进军江西,攻占皖、赣、鄂三省大片疆土。咸丰六年(1856年)天京事变后,石达开为韦昌辉所迫,一度逃离天京,事件平息后返回,稳定局面,主掌朝政,被军民推尊为“义王”,但他不肯接受。由于受到洪秀全之猜忌,石达开于翌年6月2日再度从天京出走。10月,驱安庆将士进入江西,东西转战,试图救出被湘军围困的瑞州、临江、吉安的翼殿诸军,失利之后放弃江西,经略浙闽,流动转战于南方各省,同治二年(1863年)5月,率众深入四川越西山,直抵大渡河南岸,最后全军覆没,石达开被俘。6月27日,就义于成都,享年32岁。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体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迹为后世所传颂,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