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岛诗《题诗后》

(2023-03-12 15:10:51)
标签:

贾岛诗

题诗后

历史

文化

分类: 诗词
贾岛诗《题诗后》


题诗后    贾岛 〔唐代〕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译文

这两句诗我构思多年才得来,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

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将隐迹故,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

注释

吟:读,诵。

知音:指了解自己思想情感的好朋友。

赏:欣赏。

得:此处指想出来。

创作背景

       贾岛是唐代“苦吟诗派”的代表人物,作诗时对每一个字都要反复推敲。这首诗是贾岛吟成《送无可上人》中“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创作特点。

赏析

       这首诗名为“题诗后”,是诗人写诗之后有感而发的“随笔”,既是表明自身作诗精益求精的境界,也暗含着对从弟无可上人离去的深切思念。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凸显了诗人作诗不易,下了很大的工夫,而精妙的诗句蕴含动人心魄的力量,表达了写诗后成功的喜悦和对所经历的苦楚的感慨。几个数词的连用,使得诗句别具一格。“二句”与“三年”形成强烈的对比。“二句”形容内容之少,也暗指这两句是苦心锤炼所得,诗句得来相当艰难;“三年”点明时间之长,更突出了“二句”的得来不易。诗人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但又在情理之中。“一吟”和“双泪”也形成对比,“双泪流”形容诗人所得这两句诗的辛苦,想来让人心生酸涩;也指这两句诗内容精炼动人,以至于一开口吟诵就会让人流泪。读至此处便能感受到诗句产生的震撼力量。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承接上文,表明花费这么多的时间作诗是为了知音。诗人倾注时间和感情写下的诗句,如果知音无法欣赏和感受到诗句中的深情,那还是回到空山之中聊度残年,再不写诗了,表达了一种自信和自负的态度。可谓有写诗人,有赏诗人,在作者与知音的互动中,诗的意义才能最终完成。

       纵观全诗,体现了诗人作诗锤字炼句精益求精,布局谋篇煞费苦心的风格。这首诗就是他全身心投入写作,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