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才华横溢的才女,她们或出身于书香门第、或长于名门豪宅、或来自民间市井、或落魄烟花柳巷,由于所处环境不同,遭遇不同,其文风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或婉娩、或凄楚、或缠绵、或悲恸,那一行行美丽的诗句,尤如一簇簇含香的奇花异葩,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据考证,朱氏系钱塘人,出身宦家,生活不幸,而其生平已不可考。据传朱淑真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市井小吏,志趣不合,夫妻不睦,朱氏也因此郁郁而终,年仅46岁。其作品后人辑为《断肠集》。
朱淑真生于仕宦之家,少聪慧,喜读书,诗词皆工。与李清照、吴淑姬和张玉娘并称宋朝四大女诗人。
细考朱氏作品,其辞哀怨,其意悲凉,其心压抑,其人孤独,虽多写闺阁幽怨,而用笔很深,故能动人。其诗词多写爱情之失败和内心之悲凉孤寂,故多幽怨之句,而朱氏体物精深,用笔深婉,虽格局略小,自有一段风流动人之处。
朱淑真爱情不幸,多愁善感的心思找不到知音交流,而闺阁之女更无多少机会去关心世事,故而其诗词处处流露出凄凉之意,其内心的郁结和渴望也就不言而喻了。读朱淑真作品,不可忽略的意象就是清冷,而内含的感情则是深入骨髓的孤独。
传统文化下,女性阴柔,地位卑下,不具备和男子分庭抗礼的能力和资格,而其所拥有的全部就是夫子姑婆。而朱淑真内心渴望理想的爱情,苦求而不得,故而谴笔写心,因此其诗词多有伤春惜春之辞。
读朱淑真词,要留意其意象和内心蕴含的情感,朱氏心思细腻,多愁善感,虽不能说见微知著,但是微风落花都能激起内心的涟漪。
朱淑真内心的压抑似乎总是找不到宣泄的出口,其于外界的交流总是被无情打断。因此她对一切都满含悲观,虽然希望一直萌发,但是总被自己有意无意的消磨掉,这或许是她人生的底色吧。
所以读朱淑真,会发现其孤独无法排遣,其愿望也总是不可捉摸,虽然总是哀叹和忧伤,但是其内心却是空虚和寂寞的。就好比,她总是在哀叹唠叨,但是她永远不能走出藩篱,不能张开心扉去观望世界,这也许是她悲剧的内心源头吧。
朱淑真和李清照俱为宋朝著名女词人,其间区别很大。
易安清丽,朱氏凄婉;易安胸怀宽广,关心国事,朱氏则境界狭窄,多是伤春之怀;易安词后期沉郁苍凉,风格浑厚,朱氏诗词则多一以贯之,纵横不及;易安不仅善诗词,而且有思考和理论,堪称一代宗师,朱氏则重点写心写情,深有余而阔不足。
细品两家笔意,易安多爽利巧妙,偶有健拔之句,朱氏则多细腻伤感,缠绵不断之意。以学问及辞意论之,易安远胜朱淑真,以女性内心隐秘的喟叹,朱淑真则更多独到之处。
但朱淑真诗词皆工,据说其书画也有相当造诣,虽多哀怨忧伤之篇,细读之下却很动人。
诗词选粹:
1、落花
朱淑真〔宋代〕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这首诗直露惜花之情,并借惜花来表达她对人世间不平的愤慨和对美的呼唤。前两句写象征邪恶力量的横雨狂风侵袭着象征美好事物的花;后两句写呼唤青帝为落花做主,莫让风雨欺凌花,隐含着诗人对人间幸福和美的呼唤。
2、减字木兰花·春怨 朱淑真
〔宋代〕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这首词语言自然婉转,通俗流丽,篇幅虽短,波澜颇多。上片以五个“独”字,写出了女词人因内心孤闷难遣而导致的焦灼无宁、百无一可的情状,全是动态的描写。下片用特写镜头摄取了两幅生动而逼真的图画:一幅是泪流满面的少妇,眼泪洗去了脸上大半的脂粉;另一幅是她面对寒夜孤灯,耿耿不寐。
3、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朱淑真
〔宋代〕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
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
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朱淑真的爱情生活极为不幸,作为一位女词人,她多情而敏感,词中用迷人的自然风光引出无人作伴的寂寞,纵然风景再好,一个人也无心欣赏。就连天上的月亮都怜惜词人的寂寞,不忍变得圆满。
4、谒金门·春半
朱淑真 〔宋代〕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这首词中作者抒发因所嫁非偶尔婚后日日思念意中人却无法相见的痛苦之情。词中通过女主人公的视觉和对暮春景象的感受,道出了她的无限伤感之情。
5、江城子·赏春 朱淑真 〔宋代〕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
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这首词写失恋的悲愁,充满作者心灵深处的凄厉哀鸣。朱淑真在少女时期曾有过一段自由婚恋的幸福,可是后来由父母主婚,强嫁一俗吏,志趣难合,遂愤然离去。这棒打鸳鸯散的忧伤,这琼枝错插、忍遭摧损的隐痛,萦盘郁结于心,使她在恨、愁、悲、病、酒五字生涯中凄然以终。
6、断肠迷
朱淑真 〔宋代〕
下楼来,金钱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千种相思一撇销。
全词十句话,句句分道扬镳,悲切与愤懑交织在一起,既抒发了自己怨恨决绝之情,又对薄情寡义的丈夫进行谴责。
7、愁怀 朱淑真 〔宋代〕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整首诗都在诉说自己和丈夫的生活不睦,鸥鹭和鸳鸯羽翼不同如何能在一个池子里生活?同时又埋怨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的劣俗,如果不能让有情人终成眷属,那还不如不要婚姻。
8、生查子·年年玉镜台
朱淑真 〔宋代〕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
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
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这首诗诉说了词人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自从心上人离开后,她已经厌倦了打扮自己,平时最喜欢的酒都不怎么喝了,眼中常常挂面相思的泪水。而自己思念的那个人却隔的比天涯还要远。
9、秋夜有感
朱淑真 〔宋代〕
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后到昏黄。
更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
这首诗写作时间不详,但仍是伤感之作。词人哭坏了双眼断尽了肝肠,最怕黄昏的来临却又偏偏转眼就到了黄昏,更何况又赶上了漫长的秋天雨夜,只剩下一盏孤独陪着自己度过这漫长的黑夜。
10、秋夜
朱淑真 〔宋代〕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