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自述诗十八首》

标签:
郁达夫自述诗十八首历史文化 |
分类: 诗词 |
自述诗十八首
郁达夫
1
江湖流落廿三年,红泪频揩述此篇。
删尽定公哀艳句,侬诗粉本出青莲。
2
前身纵不是如来,谪下红尘也可哀。
风雪四山花落夜,窦家丛桂一枝开。
3
王筠昆仲皆良璞,久矣名扬浙水滨。
生到苏家难为弟,排来行次第三人。
4
家在严陵滩下住,秦时风物晋山川。
碧桃三月花如锦,来往春江有钓船。
5
人言先父丧亡日,小子膏肓疾正深。
犹忆青灯秋雨夜,虚堂含泪看兄吟。
6
九岁题壁四座惊,阿连少小便聪明。
谁知早慧终非福,碌碌瑚琏器不成。
7
十三问字子云居,初读琅嬛异域书。
功业他年差可想,荒村终老注虫鱼。
8
左家娇女字莲仙,累我闲情赋百篇。
三月富春城下路,杨花如雪雪如烟。
9
一失足成千古恨,昔人诗句意何深。
广平自赋梅花后,碧海青天夜夜心。
10
二女明妆不可求,红儿体态也风流。
杏花又逐东风嫁,添我情怀万斛愁。
11
几度沧江逐逝波,风云奇气半消磨。
扬州梦醒无聊甚,剩有旗亭学醉歌。
12
吾生十五无他嗜,只爱兰台令史书。
忽遇江南吴祭酒,梅花雪里学诗初。
13
儿时曾作杭州梦,初到杭州似梦中。
笑把金樽邀落日,绿杨城郭正春风。
14
欲把杭州作汴京,湖山清处遍题名。
谁知西子楼台窄,三宿匆匆出凤城。
15
鸳湖旧忆梅村曲,莺粟人传太史歌。
日暮落帆亭下立,吴王城郭赵家河。
16
离家少小谁曾惯,一发青山唤不应。
昨夜梦中逢母别,可怜枕上有红冰。
17
鼙鼓荆襄动地来,横流到处劫飞灰。
秣陵围解君臣散,予亦苍茫过马嵬。
18
苍茫又过七年期,客舍栖栖五处移。
来岁桑干仍欲渡,别离应更有新诗。
笺注:
1:是诗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作于日本,原诗有序:春风秋雨,感逝水于流年;夜月银筝,忆繁华于昨梦。自来海外,屡见霜飞;检点平生,不无泪落。况托生箕口,飘零有王右掾之悲;作客江亭,流落感韦中郎之遇。辽东只鹤,栖近鹪鹩;光范三书,运逢张角。嗟乎,人非木石,谁独无情?我纵猖狂,天何太忍!盖闻日斜庚子,贾生陈伤(fu)之辞;陬正摄提,屈子有怀沙之赋。题诗答问,青莲已创作新声;自述成篇,小子徒追随后武而已耳。
2:廿三年,郁达夫生于1896年,这时23岁。
3:红泪,血泪.
4:定公,龚自珍,号定庵.魏源有辑《定庵文录》12卷,后有《定庵文集》3卷、《续集》4卷。
5:侬诗粉本出青莲:侬,我.粉本,古人作画先施粉上样然后依样落笔故称画稿为粉本,指底本﹑基础等.青莲,李白。
6:风雪四山花落夜,1896年12月7日(夏历十一月初三日>,郁达夫生,当时正下雪。
7:窦家丛桂,.《玉壶清话》卷二:窦禹钧生五子:仪、俨、侃、偁、僖等,相继登科,冯瀛王赠禹钧诗,有"灵椿一树老,丹桂五枝芳"句,时号「窦氏五龙」。
8:王筠昆仲:王筠(481~549)南朝梁文学家。字元礼,一字德柔。祖籍琅邪临沂人。王僧虔之孙。曾任昭明太子萧统的属官。梁武帝中大通三年(531),萧统卒,出为临海太守。还京,任秘书监、太府卿、度支尚书、太子詹事。侯景之乱,坠井而亡。兄弟皆有才。
9:生到苏家难为弟,排来行次第三人:郁达夫上有两个兄长<郁华,郁浩>,这里用"苏家"二字,是比其为苏轼,苏辙.
10:家在严陵滩下住:浙江省富阳县城,位于富春江边,东汉时的严子陵隐居于此。
11:人言先父丧亡日,小子膏肓疾正深:郁达夫三岁时,父亲得病身亡,而郁达夫自小奶水不足,营养不良,几乎不救。
12:九岁题壁四座惊,阿连少小便聪明:1904年春,进入公立书塾“春江书院”。开始接触古典文学作品,并学习写诗,象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从弟谢惠连一样聪明。《宋书.谢灵运传》﹕"惠连幼有奇才﹐不为父方明所知……﹝灵运﹞谓方明曰﹕'阿连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儿遇之。'"宋王安石《寄四侄旊》诗之一﹕"'春草已生'无好句﹐阿连空复梦中来。"
13:瑚琏,宗庙里盛黍稷的祭器,比喻治国的才能。
14:子云居,扬雄字子云.唐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里指公立书塾“春江书院”的老师。
15:虫鱼,孔子认为读《诗》可以多识草木鸟兽虫鱼之名;汉代古文经学家注释儒家经典﹐注重典章制度及名物的训释﹑考据。后遂以"虫鱼"泛指名物和典章制度。也含讥其繁琐之意。
16:左家娇女,晋左思《娇女诗》有"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之句,后以"左家娇女"指美丽可爱的少女,这里是指郁达夫爱慕的小学同学赵氏女子。
17:广平,指宋璟.人谓其为人耿介有节,守法持正,与姚崇并称为唐代贤相,累官至广平郡公,进尚书右丞。宋氏性喜梅花,所作《梅花赋》全篇五百六十字,以花喻人,词丽言切,倍受历代文人称誉。刘禹锡《献权舍人书》曰:“昔宋广平之沉下僚也,苏公味道时为绣衣直使者,广平投以《梅花赋》,苏盛称之,自是方列闻人之目,名遂振。”《梅花赋》序曰:“皮日休称:宋广平之为人,疑其铁石心肠,及观所著《梅花赋》,清便绝,得南朝徐庾体。”
18:二女,郁达夫爱慕赵家少女的心思被一男同学看透,一次相约去倩儿家玩,倩儿是赵家少女的玩伴,四人一起玩了很久的骨牌,后倩儿的母亲还叫郁达夫晚上送赵家少女回家,后常去二女子家。二人皆早嫁。
19:红儿,泛指美女.这里指倩儿。
20:万斛愁,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李白句"同欢万斛酒,未足解相思。"杜甫句“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明沉采《千金记?省女》:“正是胸中万斛愁难遣,付与残花逐水流。”
21:兰台令史,兰台中国汉代中央档案、典籍库,也是当时名儒著述的地方。建于长安(今西安)宫内,系石室建筑,修造年代不可考。隶属于御史府(台),由御史中丞一员兼领,置兰台令史,秩六百石(一说兰台令史六人,秩百石),选能通苍颉、史籀篇者担任,除在殿中受公卿奏事外,并负责典校秘书或从事撰述。西汉成帝以后,兰台令史约有18人之多。由于汉代重视对档案典籍的收集,兰台典藏十分丰富。东汉明帝永平五年(62)班固任兰台令史,奉诏撰《世祖本纪》及诸传记。与班固同为兰台令史奉诏修史的还有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此后,刘复、杨终、傅毅、贾逵、孔僖、李尤等人都曾任兰台令史,他们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章帝、和帝以后,东观收藏渐盛于兰台,修史即移入东观。东汉末年董卓迁都之乱,兰台的档案典籍受到很大损失。迄至魏晋,御史中丞掌兰台秘书图籍之制依然存在。由于兰台是史官修史之处,所以后世泛称史官为兰台。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曾改秘书省为兰台。
22:忽遇江南吴祭酒,梅花雪里学诗初:郁达夫1911年1月高小毕业,获得奖品《吴梅村诗集》,这是正试学诗的开始。
23:初到杭州似梦中:1911年2月,离富阳赴杭州。考上杭州府中学,因经费不足,改入嘉兴府中学。9月,转入杭州府中学就读,与徐志摩同班。
24:三宿匆匆出凤城:郁达夫考上杭州府中学,因经费不足,和三个同学改入嘉兴府中学。凤城,京都的美称,<杭州南宋时为京城>。唐沉佺期《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歌吹衔恩归路晚,栖乌半下凤城来。”唐杜甫《夜》诗:“步簷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仇兆鳌注引赵次公曰:“秦穆公女吹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言京城曰凤城。”清龚自珍《行香子》词:“在凤城西,垂杨畔,落花间。”
25:鸳湖诗:鸳湖,即嘉兴鸳鸯湖.梅村曲,吴梅村有诗<<鸳湖櫂歌>>.莺粟,罂粟.太史歌,太史,朱竹垞,朱彝尊,亦有<<鸳湖櫂歌。
26:红冰,血泪,指感怀之深。
27:鼙鼓荆襄动地来:鼙鼓,小鼓和大鼓,古代军队所用.荆襄,指南宋与蒙古军队相互争夺的荆州襄阳地区,这里指的是1911年武昌起义,建立民国政府。
28:横流,比喻动乱,灾祸。《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之二》:“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万邦咸震慑,横流赖君子。”李善注引谢灵运《山居赋》自注:“余祖车骑,建大功,淮肥左右,得免横流之祸。”唐王维《谢除太子中允表》:“孝德动天,圣功冠古。復宗社於坠地,救涂炭於横流。”宋叶适《故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甫一再传,天下横流,至於父子兄弟不能相保。”
29:秣陵围解君臣散,予亦苍茫过马嵬:马嵬,唐安史之乱,玄宗奔蜀,途次马嵬驿,卫兵杀杨国忠,玄宗被迫赐杨贵妃死,葬于马嵬坡.这里指的是郁达夫1912年9月,转入美国长老会办的之江大学预科(原名育英书院),不到半年,因参加反对校长的风潮而被开除。
30:苍茫又过七年期,指现在回忆起来,已是七年前的事了。
31:桑干,永定河上游,汉唐与西北游牧民族的交战之地,唐人边塞诗中多有提及.李白句"今年战桑干源,明年战葱河道。"
前一篇:余光中《等你,在雨中》赏析
后一篇:周梦蝶《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