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是我国文苑中的一朵奇葩,是古代文学的经典。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学习古诗不仅增加知识,考出好成绩,也能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古诗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考试的正确答案,更是一种对美的体会和享受,这就是中小学教材中,古诗的比重一直在增加的原因。
苏东坡先生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孩子来说,传统文化是人生的底色,只有打好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底色,人生才会更绚烂。
学习古诗,对中小学生来说,有五大好处:
一、增强记忆力。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最快,13岁时达到高峰。学习古诗词,日积月累,博闻强记,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二、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诗词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表达力很强。学好古诗词,就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扩大孩子的知识面。
古诗词上自西周,下至晚清,方方面面的知识均有涉猎。从文体角度来看,几乎包容了中国古代诗、词、歌、赋等常见文体。
四、提高审美能力。
孩子的审美能力需要持续开发。每一首诗,都是一幅优美的画。读古诗,就要学会欣赏古诗,就能达到一定的审美境界,从中感受古诗词的经典之美。
五、提高孩子的人格修养。
为人、处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在古诗词中。学习经典古诗词,对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都非常有帮助。
中小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学习古诗词。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更好地学习古诗词呢?主要有以下七个方法:
1、要善于讲诗词故事。
许多学校都发有“古诗卡”,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背诵“古诗卡”里的诗词,并且将诗词里的故事,或者诗人的故事,讲解给孩子听。
例如《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孩子在背诵李白这首《赠汪伦》的时候,就给孩子讲李白爱喝酒的故事,讲李白和汪伦的故事,孩子就会愿意听。让孩子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对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诗词素养。
2、开展诗词接龙、诗词飞花令等活动。
家长和老师,要经常给孩子开展一些诗词相关的活动,例如:开展诗词接龙、诗词飞花令等有趣的活动,激发孩子学习古诗的激情。否则,孩子基础薄弱,对古诗词不感兴趣,要想学好古诗,考取语文高分,就很困难。
孩子上学,会接触很多成语,不少成语都是从诗词中转化而来,我们熟悉的“长风破浪”、“千呼万唤”等成语,分别来自李白《行路难》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白居易《琵琶行》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我们可以给孩子讲成语的来历。
每一个诗词成语,都涵盖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诗词成语,能让孩子对传统文化有一个阶段性的认知。家长在给孩子们讲诗词成语的时候,可以把相关诗词读一下,加深孩子的理解和记忆。
3、抓关键词语背诵
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支撑点的关键性动词。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
4、按写作顺序背诵
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例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学生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熟。然后在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每一个段落的背诵思路。
5、整分联背诵法
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曹刿论战》、《出师表》等篇目,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而便捷的。
6、尝试回忆背诵法
朗读有助于背诵,但若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记忆效果还是欠佳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背诵的效果。这种尝试回忆的方法还可在更广泛的时间、场合中运用。
7、限时背诵法
这是强制记忆法之一,要求在规定的某个时间段内完成对某些内容的快速记忆。如果能够配合适当的检查就会强化背诵的效果,例如限时背诵之后的即时检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