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相思》词牌由来

(2020-06-14 08:52:21)
标签:

《长相思》词牌由来

历史

文化

分类: 诗词
《长相思》词牌由来
    《长相思》:本为乐府篇名,后来才成为唐教坊曲。“长相思”三字最早见于《古诗》中,《古诗,别诗》云: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侧,悢悢不能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别诗》相传为苏武和李陵相赠答的五言诗,但据考证不是,真正作者已不可考,产生时期大致都在东汉末年。这些诗大都写朋友、夫妇、兄弟之间的离别,故总题为《别诗》。

       古诗多用“长相思”三字,如《文选,古诗十九首》中“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又曰:“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古人辄用“长相思”三字入诗中,可见“长相思”三字实为当时非常流行的民间俗语,汉末已用“长相思”三字入诗。《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随后才演为乐府。

      梁朝张率开始用“长相思”三字作为词的首句。

      张率(475-527),字士简,吴郡吴人。生于宋后废帝元徽三年,卒于梁武帝大通元年,年五十三岁。

      张率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爷爷张永曾做过南北朝时宋国的尚书中兵郎、扬威将军、冀州、青州刺史、都督等职务。父亲张瑰曾是齐国的平都侯、吴兴太守、光禄大夫。张瑰非常注重对儿子的培养,所以张率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张率十二岁时,就能写文章了。张率文采斐然,经常与一帮诗人吟诗作赋,于是又认识了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

       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母亲为丁贵嫔,因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故又称其为“昭明太子”。张率和昭明太子同为当时非常有名是诗人,二人相互仰慕对方,最终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张率与一帮朋友在勾栏院玩乐时,一歌妓在唱着古诗中的《长相思》:“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张率被那歌妓娓娓动听的歌声所迷,便让人邀请那歌妓入座说话。原来那歌妓叫善讴,善讴不但长得漂亮,歌也唱得好,且才艺双全,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于是,张率喜欢上了她。之后便隔三差五就来勾栏院,每每与她对诗,聆听她的歌声。

      后来,阴差阳错之下,张率的父亲张瑰把善讴买了回来。张率伤心至极,却也只得故意避开善讴。善讴也喜欢张率,却没有机会对张率诉说衷情,二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各自受着痛苦的思念。

      再后来,张瑰因病去世。张率不愿串纲乱伦,依旧不敢越过雷池一步。朝中有个叫做顾珖的大臣看上了善讴,对张率说想娶善讴为妾。张率思考再三,觉得让善讴出嫁对自己也是一种解脱就答应了。善讴本以为张瑰已经离世,张率肯定来找自己,没想到左等右等,等来了张率让她出嫁顾珖。善讴见张率并无续缘的意向,失望至极便出家为尼了。

      善讴出家后,张率更是忧郁,过了几天便借口上香去看望善讴。善讴知道张率用意,也按捺不住对张率的思念,两人便偷偷幽会起来。不料二人幽会的事被顾珖知道,顾珖将二人告上朝廷,朝廷为此罢免了张率。闲居在家的张率,日夜思念善讴,忧郁度日。一日张率思念善讴,便写了一首《长相思》:

长相思,久别离。
所思何在若天垂,
郁陶相望不得知。
玉阶月夕映,
罗帷风夜吹。
长思不能寝,
坐望天河移。

      张率把这首《长相思》吟咏再三感觉意犹未尽,接着又写了一首《长相思》:

长相思,久离别,
美人之远如雨绝。
独延伫,心中结。
望云云去远,望鸟鸟飞灭。
空望终若斯,珠泪不能雪。

       第二天,昭明太子来看张率,见他双眼红肿,问起才知道为情所困。这时候张率把这二首《长相思》给了昭明太子看,昭明太子边看边感叹道:“卿好词!卿真情也!读至亦有同感共鸣,不由引出往事也。”张率见昭明太子这么一说,便问道“太子莫非也有难言之隐么?”昭明太子太子点点头,与他娓娓讲述了自己一段往事。

       昭明太子在无锡顾山隐居编集《昭明文选》时,遇着一个美艳绝伦的茶花女慧娘。在杏花烟雨的江南,两人一见钟情。而后,慧娘成了灯下添香的红袖,为他捧茶捧茗。

       昭明太子的文选初定完稿,要返家。临别,昭明太子誓言有一天要迎娶慧娘。

       慧娘凄凄地望向他,无语凝噎,半晌才轻轻地取出一物放在太子掌心,说:“曾有妇人滴泪成血,化作相思豆,今已一双红豆付君,日后见豆如见人吧。”

       昭明太子就这样离别而去。殊不知宫门深似海,昭明太子此一去竟归期杳杳,慧娘深爱昭明太子,竟相思成疾。

       当昭明太子再来顾山时,慧娘已经玉殒香消了。太子心如刀割,含着眼泪,亲手栽下两颗红豆,黯然回京。

       昭明太子从怀里淘出一方绢帛递给张率,张率接过绢帛一看,只见绢帛上清秀的楷书写着一首《长相思》:

相思无终极,长夜起叹息。
徒见貌婵娟,宁知心有忆。
寸心无以因,原附归飞翼。

       两个人执手无语,心里都在叹息流泪。不久昭明太子落水受伤,肉体的创伤加上心病的症结竟一病不起,几个月后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百年后,昭明太子手植的红豆树吐牙长枝,长成了两株红豆树,合抱而一,树干并为一体,上肢分为二。唐人王维从江阴过时,见此树心有感触,写下了著名的《红豆》诗流传千古: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陈后主、江总等人沿用其调,唐朝李白等人也纷纷仿效。

       后来白居易依照古琴曲名《湘妃怨》的节拍填了首《长相思》词,此曲就成为词调《长相思》。

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床独守时。

       宋张辑《长相思》词,因结句有“江南山渐青”句,故名《山渐青》

       宋林逋《长相思》词有“吴山青”句,故又名《吴山青》。

       宋林逋《长相思》有“两岸青山相送迎”句,元王行词易《青山相送迎》名后人将柳永《长相思·京妓》词作为长调《长相思》,冠调名为《长相思慢》。

       贺铸《长相思慢·望扬州》, 因此词《长相思慢》又名《望扬州》。(,《钦定词谱》将此词录于秦观名下。此词是谁所作,已无从考证了。)

     《全唐诗库》载李煜《长相思》词,注:“一名双红豆、山渐青、忆多娇”。翻阅唐诗古籍却未见词调名是“忆多娇”“双红豆”的词,但元代戏曲剧有《忆多娇》调名,所以怀疑《全唐诗库》的注是后人所加。

       历来此调以白居易《长相思》词为正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魏晋诗歌选
后一篇:词牌:忆秦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