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稹茶诗《一字至七字诗·茶》鉴赏

(2019-11-19 11:37:12)
标签:

元稹茶诗

一字至七字诗·茶

历史

文化

元稹茶诗《一字至七字诗·茶》鉴赏

       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在中国古代诗中较为少见。元稹茶诗《一字至七字诗·茶》,从古诗形式上可看出,是一首典型的宝塔茶诗,后人又称为“宝塔诗茶”。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如果是这样的书写,并不能将这首“宝塔诗茶”的排版形式完美体现出来,下面我们加些处理来看下这首诗的形态之美。

《宝塔诗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宝塔诗茶》注释

1.香叶:动人的芬芳香气。

2.嫩芽:鲜嫩的茶芽。

3.慕诗客:诗词文人喜欢茶的高雅清幽。

4.爱僧家:出家之人看着茶的超凡脱俗。

5.碾雕白玉:茶碾是白玉雕成的。

6.罗织红纱:茶筛是红纱制成的。

7.铫:煎茶器具。

8.黄蕊色:茶水汤色鲜嫩澄碧。

9.曲尘花:指茶汤上面的饽沫。

10.碗转:写品茶人啜茶之状,呼之欲出。

《宝塔诗茶》译文

       茶,分为清香的叶和细嫩的芽;诗人喜欢茶的高雅,僧家看重茶的脱俗;烹茶时用精致的茶碾和细密的红纱茶筛;煎出柔和美丽的黄色,再小心的撇去茶末;深夜泡上一杯可与明月对饮,早上泡上一杯可以笑看朝霞;从很久之前人们就在饮茶,茶不仅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倦,还能缓解酒醉,实乃佳品。

《宝塔诗茶》赏析

       这首唐代茶诗,具有形式美、韵律美、意蕴美,在诸多的咏茶诗中别具一格,精巧玲珑,堪称一绝。在形式上,全诗巧用汉字形体,搭造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令人耳目一新。在韵律上,全部押的是险韵,一气呵成,展现了高超的驾驭文字的功力。

       在意蕴上,用明月、朝霞、罗织、红纱诸意象,给人华而不奢、色彩斑斓而不目眩、纤巧清丽的视觉享受。在寓意上,“慕诗客,爱僧家”,又定出了茶与禅的相通缘由,以“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作结,颂茶叶之功,为古今之人洗心涤虑,不知疲倦;惟醒时可赞,醉后则不能表达清楚。

       全诗妙在似是精心堆砌,又似漫不经心;即似深思熟虑,又似随手挥洒;即似文字游戏,又似精妙之作;即有深邃意境,又是平白如话。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宰相。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含有埙的古诗
后一篇:催妆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