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席慕容《出塞曲》赏析

(2019-03-26 09:35:59)
标签:

席慕容

出塞曲

赏析

历史

文化

分类: 诗词
席慕容《出塞曲》赏析


出塞曲    席慕容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景象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像那草原千里闪著金光 
像那风沙呼啸过大漠 
像那黄河岸 阴山旁 
英雄骑马壮 
骑马荣归故乡 

    “出塞”,就是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写到边关,明月和边关已经成了戍边将士生活中的两个典型景物。大概守卫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没有时间想家,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与共的明月,低下头不免思念起故乡的亲人来。

       全诗的大意是:这明月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过的明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的边关,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们还没能回到家乡。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遗忘的古老言语”指古代所有出塞人作的诗歌,或者是出塞人曾经的言语。诗人渴望再度看到长城的塞外,看到塞外的风光,再回味塞外的风情。表达诗人对塞外风光的热爱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于四川,成长于台湾,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

       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1943年10月15日,席慕蓉生于重庆城郊金刚坡。1949年,迁至香港,1953年,席慕蓉小学毕业,作文《我的自传》被选登在校刊封底。

       1954年,席慕蓉迁至台湾,考入北二女(今中山女高)初中二年级。师从巢静老师、董秀老师及杨蒙中。

       1956年,席慕蓉入台北师范艺术科,正式开始习画,启蒙老师为孙立群老师、周锳老师。在校刊上以夏采之笔名发表散文及诗。

       1959年,席慕蓉入师大艺术系。素描从陈慧坤、袁枢真老师,水彩从马白水、李泽藩老师,油画从李石樵、廖继春老师,国画从林玉山、吴咏香、黄君璧、张德文老师。

       1963年,席慕蓉师大毕业,任教北市仁爱初中。参加皇冠难忘人物征文,以萧瑞为笔名,《纪念品》一文得佳作。

       1964年, 席慕蓉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入油画高级班,后师从里昂·德浮斯教授。

       1965年, 席慕蓉的作品入选巴黎七十届独立沙龙,并参加八十一届女画家联合沙龙,十届国际妇女绘画展等。同年应邀参加比京皇家历史美术博物馆举办之“中国当代画家展”。

       1966年2月,1966年2月,席慕蓉在比京举行第一次个人画展。

       1967年, 席慕蓉进入克劳德·李教授之铜版画画室,专习蚀刻铜版画一年。参加在比京举行之“欧洲艺展”,得欧洲美协等颁发之两项铜牌奖。

       1968年,席慕蓉在比京艾格蒙画廊及号角画廊同时举行个人画展。1969年,席慕蓉 以萧瑞为笔名,在《中央副刊》发表作品。

       1970年,席慕蓉 以穆伦为笔名,在《联合副刊》发表作品,七月回台湾,任教新竹师专美术科。其后数年间应邀参加多次省级及国际性之美展,并以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等笔名投稿,作品多为散文。

       1974年,席慕蓉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国家画廊举行回台后第一次个人画展。1976年,席慕蓉参加联合报第一届小说奖,以千华为笔名,《生日蛋糕》一文得佳作。

       1977年,席慕蓉在台中美国新闻处举行个人画展。10月发表《诗的画,画的诗》专栏。

       1979年4月,席慕蓉四月开始研究激光绘画。5月在台北德国文化中心举行个人画展,7月《画诗》出版。11月开始在《女性》杂志撰写幼儿美术教育专栏《写给年轻母亲的信》。12月在台北太极艺廊举行个人画展,为台湾首次激光绘画之展出,诗作开始在《联合副刊》发表。

       1980年,席慕蓉继续研究激光绘画,发表论文,并以版画及油画之形式展出,7月长诗《我母、我母》在幼狮文艺发表,开始画三百号油画《荷》。

       1981年,席慕蓉以激光版画参加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之激光艺术联展,诗作发表于《联合副刊》、《中国时报》、《中华日报》、《幼狮文艺》、《台湾时报》、《台湾日报》、《自由小报》、《中华文艺》及《阳光小集》。四月长诗《爱的名字》在《台湾时报》发表。9月诗集《七里香》出版,一个月内再版。十月应邀担任全省美展油画部评审委员。12月《出塞曲》得唱片类最佳作词金鼎奖。

       1982年3月,席慕蓉的散文集《成长的痕迹》及《画出心中的彩虹》出版,12月出版《镭射艺术导论》。

       1983年2月,席慕蓉的诗集《成长的痕迹》及《画出心中的彩虹》出版,7月与晓风、爱亚合着《三弦》小品文集出版,10月出版散文集《有一首歌》。

       1984年, 席慕蓉于东海大学美术系开《素材研究》课程。开始野生植物之写生旅行,用针笔、铅笔、淡彩及粉彩作记录。开始作镭射雕刻之实验。

       1985年3月,席慕蓉与刘海北合着散文集《同心集》出版,心岱作序,10月散文集《写给幸福》出版。

       1986年,席慕蓉 继续野生植物之写生旅行,登石门山初识台湾高山植物。4月与陈其茂、楚戈作三人巡回联展,于数县市文化中心展出。7月应香港浸会学院之邀,赴港演讲。8月开始写作三百行长诗《夏夜的传说》。10月开始作单色《山水系列》之油画。

       1987年1月,席慕蓉的诗集《时光九篇》出版。4月《时光九篇》获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5月与楚戈、蒋勋三人联展于台北敦煌艺术中心并出版《山水》画集。

       1988年3月,席慕蓉的诗及散文合集《在那遥远的地方》出版,其中摄影部分为林东生之作品。7月赴印尼 里岛作荷花写生。9月应邀赴新加坡《南华早报》“读书月”之演讲。

       1989年1月,席慕蓉的散文及素描集《信物》出版,3月出版散文及素描集《写生者》。4月在阿波罗画廊举行个展,并应邀赴新港展览。9月起应主编季季女士之邀,在《中国时报》人间版,发表还乡系列《我的家乡在高原上》共十篇。

       1990年7月,席慕蓉的散文集《我的家乡在高原上》出版,其中摄影部分为王行恭之作品。同时亦出版编选之蒙古现代诗选《远处的星光》。

       1991年,席慕蓉在师院有一年之休假。4月在清韵艺术中心与楚戈、蒋勋三人联展并出版《花季》画集。5月散文集《江山有待》出版。7月获蒙古文化部长颁发之文化奖章。8月《江山有待》大陆版授权出版,并获悉仅花城一家出版之席慕容诗集发行已逾150万册。

       1992年2月,席慕蓉在《联合报》副刊发表策划已久之《蒙古文学专辑》。2月发表《细看蒙古》之幻灯片,并与汪其楣、樊曼侬、王行恭及蒋勋作蒙古之专题演讲。5月应邀参加在台北举行之《蒙古文化国际研讨会》,并发表论文《从诗的创作看蒙古当代知识分子》,6月在台北清韵艺术中心个展,并出版《涉江采芙蓉》画集。六月诗集《河流之歌》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