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约翰·济慈(John·Keats)诗选

(2015-08-14 10:31:32)
标签:

约翰·济慈

诗选

简介

历史

文化

分类: 诗词
 
 约翰·济慈(John·Keats)诗选

 

       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杰出的英国诗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他遗下的诗篇誉满人间,他的诗被认为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济慈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在济慈青少年时期,他的父母便相续去世。他有三个弟弟(其中一个夭折)和一个妹妹,但那种过早失去父母的悲伤始终影响着济慈。在埃菲尔德学校(Enfield School),济慈接受了传统正规教育,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济慈受到师长克拉克(Charles Cowden Clarke)的鼓励。年轻的济慈非常钟爱维吉尔(Virgil),14岁时,他将维吉尔的长诗《艾涅阿斯纪》(“Aeneid”)翻译成英语。
 
      1810年,济慈被送去当药剂师的学徒。五年后济慈考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但没有一年,济慈便放弃了从医的志愿,而专心于写作诗歌,他早期的作品多是一些仿作。1817年济慈的第一本诗集出版。这本诗集受到一些好评,但也有一些极为苛刻的攻击性评论刊登在当时很有影响力的杂志《Blackwood's magazine》上。济慈没有被吓倒,他在来年的春天付印了新诗集《恩底弥翁>(“Endymion”)。随后他令人惊讶的写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圣艾格尼丝之夜》、《夜莺颂》和《致秋天》等名作。1820年3月,济慈第一次咳血,之后不久,因为迅速恶化的肺结核。1821年2月23日,济慈病逝于意大利罗马。他的书信,手稿等作品主要都收藏于哈佛大学Hughton图书馆,部分收藏于大英图书馆、位于北伦敦的济慈纪念馆等。
 
       济慈创作的第一首诗是《仿斯宾塞》,接着又写了许多优秀的十四行诗,他的这些早期诗作收集在1817年3月出版的第一本《诗歌》中。次年,他根据古希腊一个美丽神话写成的《安迪密恩》问世,全诗想象丰富,色彩绚丽,洋溢着对自由的渴望,表现了反古典主义的进步倾向。
1818年到1820年,是济慈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海伯利安》等著名长诗,最脍炙人口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等名篇也是在这一时期内写成的。他主张“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事物外貌,表现景物的色彩感和立体感,重视写作技巧,语言追求华美,对后世抒情诗的创作影响极大。
 
   “在英国的大诗人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比济慈的出身更为卑微。”“1821年2月23日,他客死罗马,安葬在英国新教徒公墓,年仅二十五岁。……如果天以借年,他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是难以意料的。但是人们公认,当他二十四岁停笔时,他对诗坛的贡献已大大超越了同龄时期的乔叟、莎士比亚和弥尔顿。”
 
      1818年夏天,济慈前往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旅行,途中得到消息说他的兄弟汤姆得了严重的肺结核,济慈即刻赶回家照顾汤姆。这一年年底,汤姆死了,济慈搬到一个朋友在汉普斯泰德(Hampstead)的房子去住,如今的人们已将那所房子认为济慈之家。在那里,济慈遇见并爱上了一位年轻的女邻居,方妮·布朗(Fanny Brawne)。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疾病与经济上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济慈,但他却令人惊讶的写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圣艾格尼丝之夜》、《夜莺颂》和《致秋天》等名作。2月23日,济慈病逝于意大利罗马。他的主要书信手稿等作品,收藏于哈佛大学Hughton图书馆,部分收藏于大英图书馆及位于北伦敦的济慈纪念馆等。
 

每当我害怕
 

每当我害怕,生命也许等不及
我的笔搜集完我蓬勃的思潮,
等不及高高一堆书,在文字里,
象丰富的谷仓,把熟谷子收好;
每当我在繁星的夜幕上看见
传奇故事的巨大的云雾征象,
而且想,我或许活不到那一天,
以偶然的神笔描出它的幻相;
每当我感觉,呵,瞬息的美人!
我也许永远都不会再看到你,
不会再陶醉于无忧的爱情
和它的魅力!--于是,在这广大的
世界的岸沿,我独自站定、沉思,
直到爱情、声名,都没入虚无里。
 

秋颂
 
1
 
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
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
你们密谋用累累的珠球,
缀满茅檐下的葡萄藤蔓;
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
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
使葫芦胀大,鼓起了榛子壳,
好塞进甜核;又为了蜜蜂
一次一次开放过迟的花朵,
使它们以为日子将永远暖和,
因为夏季早填满它们黏巢。
 
2
 
谁不经常看见你伴着谷仓?
在田野里也可以把你找到,
你有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
让发丝随着簸谷的风轻飘;
有时候,为罂粟花香所沉迷,
你倒卧在收割一半的田垄,
让镰刀歇在下一畦的花旁;
或者,像拾穗人越过小溪,
你昂首背着谷袋,投下倒影,
或者就在榨果架下坐几点钟,
你耐心地瞧着徐徐滴下的酒浆。
 
3
 
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
想这些吧,你也有你的音乐——
当波状的云把将逝的一天映照,
以胭红抹上残梗散碎的田野,
这时啊,河柳下的一群小飞虫
就同奏哀音,它们忽而飞高,
忽而下落,随着微风的起灭;
篱下的蟋蟀在歌唱,在园中
红胸的知更鸟就群起呼哨;
而群羊在山圈里高声默默咩叫;
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
(查良铮译)
 
 
 
明亮的星
 
[英]约翰·济慈
王立秋 译
 

明亮的星,愿我如你般坚定——
不在孤独的光彩中高挂夜空
如自然耐心、不眠的隐士
用永远睁开的眼睛,观看
围绕世人之海岸的流水                
做牧师清洁洗礼的功课,
或凝视群山与旷野上新落的
柔软的雪的假面——
不——但依然坚定,依然不易,
头枕我美丽爱人成熟的胸膛,          
永远感受她柔软的起伏,
永远清醒在甜蜜的不安,
不断,不断收听她温柔的呼吸,
如此永生——否则就让我在痴迷中死去。
 

“在阴沉夜寒的十二月”
                                
 
在阴沉夜寒的十二月,
                                     
多么幸福、幸福的树,
                                
你的枝桠从来不记得
                                     
它们绿色的幸福。
                                   
北风裹挟着雨雪呼啸吹过,
                                   
却并不能让它们低头屈服,
                                   
化了又冻的冰雪也冻不住
                                       
它们在春日吐出新枝。
 
                                
在阴沉夜寒的十二月,
                                     
多么快乐、快乐的小溪,
                                
你汩汩的水泡从不记得
                                     
阿波罗夏日的容姿。
                                   
但带着甜蜜的忘记,
                                   
保持着晶莹回纹的装饰,
                                   
从来、从来不抱怨抗议
                                        
这冰冻的季节。
 
啊,但愿世上的少男少女
                                     
你们的情形也这般相同!
                                
但对逝去的喜悦和欢乐
                                     
有谁不觉得心中伤痛?
                                   
明知道变化无常,
                                   
却又无力医治这一创伤,
                                   
麻木的感觉也不能将它遗忘,
                                        
这样的事还未曾在诗中叙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