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杂谈美食健康文化 |
分类: 随笔 |
洗好的床单在楼顶的晾绳上收存着阳光的味道,看到用两小时收拾完的房间窗明几净,心里升起的喜悦也像屋外的阳光一样灿烂。现在的时间刚过早上九点,拉开冰箱门“今天做个面包吧”的念头随之而来。
有些时日没有花精力在面粉烤箱上了,周末的蓝天那么高远,这个天气这个时候不就是用来烘焙的吗!想起上个冬天吃过的红糖肉桂面包,今天再尝尝肉桂满嘴留香的滋味吧。
几年前不知是受别人影响,还是看了电影或书;尽然买了烤箱和各种烘焙工具,独自跟着网上的教程在好多个的周末里做面包烤饼干。还记得第一次烤制的饼干名字是“玛格丽特”饼干,饼干需要煮熟的蛋黄,当整个熟蛋黄被细筛网过滤成蛋黄细末,和黄油砂糖一起搅拌成糊状时,惊异物质改变性状后的模样。能熟练烤制好几种饼干以后,就常在之前做过的饼干配方上加入新的材料改变饼干的口味。最喜欢抹茶味道的饼干,偶尔会烤上一盘犒劳自己;也要把烤的不错饼干分享给妹妹的小孩,有时还有朋友。
袋子里的面粉一天天见少,烤制饼干的手艺还是有长进的。很多次学手艺之后,便对照着教程称量黄油、选择面粉,尝试做面包了。第一次发面的时候,兴奋的每隔几分钟就跑去看那面团是不是变大了。第一次的面包是成功的,烤制时,坐在沙发上闻到厨房飘来的香,立马起身站在烤箱前享受着黄油和麦子混在一起的香味;等待打开烤箱的那刻时间是在焦急中慢速度过的。烤箱发出叮当一声,飞快戴上手套,端盘取出表皮金黄略有焦色的面包放在面板上,整个厨房便充满了浓浓的面包香。那天下午,是煮了红茶一口气吃完全部面包啊。
觉得自己会做面包了,肯定会得意;拍了面包的图片,添上几句煽情的话发朋友圈,是那段日子里常常去表现的。打击在得意忘形出现后也跟着来了,有几个周末,烤的面包全都失败;硬硬的口感、有了酸味,哪里是面包本来的味道。
好在这个时代能方便得到很多人的经验心得,如何做面包也有分享。原来要做出松软可口的面包,要严谨、要遵从规矩的,不是揉好了面团放进多少多少度的烤箱里就了事。慢慢地,我也开始有了做面包心得。化开酵母的水温,面团加入黄油的时机,发酵时对面团的保湿,这些现在也都成了自己的经验。
家里没有相应的机器,揉面都是用双手使劲几十分钟;很喜欢揉面的过程,一边听音乐一边把面团揉的光滑,加了黄油继续感受面团在手里越来越软,越来越软,软到用手撑开一团面,那面团在手指手掌上成了薄薄一层透明的膜。也喜欢看面团在烤箱中一点点变大,飘出诱人的香味;这种享受就是成就感吧,焦香、肉桂香、椰蓉的香混合了麦子酵母黄油和橄榄油的香,一直是让我垂涎的。
分享出来的面包配方,有些是毫无保留的,有些在剂量上做了调整;用了被调整的配方,失败在所难免,不过这样的经历的确更快提升了技艺;面少点水多点的面包总是好过水少面多的面包。用笔记下成功的配方比例,以备下次对照着做,一百页的小本子居然也记满了。
今天的面包焦褐色的表面很多裂痕,融化的红糖上沾满了肉桂,打开烤箱,房间再次溢满面包的混合香味。两个红糖肉桂面包,一个留在明天早上吃,一个在今晚和番茄牛肉汤一起吃。暖暖和和的冬夜自然少不了用心烹制的餐食摆放在面前的仪式;不过,现在不会再拍了面包的照片发朋友圈了,一口一口品尝美食的味道,把面包的滋味,牛肉汤的滋味都留在味蕾,让惬意写进周末的时光。
有些时日没有花精力在面粉烤箱上了,周末的蓝天那么高远,这个天气这个时候不就是用来烘焙的吗!想起上个冬天吃过的红糖肉桂面包,今天再尝尝肉桂满嘴留香的滋味吧。
几年前不知是受别人影响,还是看了电影或书;尽然买了烤箱和各种烘焙工具,独自跟着网上的教程在好多个的周末里做面包烤饼干。还记得第一次烤制的饼干名字是“玛格丽特”饼干,饼干需要煮熟的蛋黄,当整个熟蛋黄被细筛网过滤成蛋黄细末,和黄油砂糖一起搅拌成糊状时,惊异物质改变性状后的模样。能熟练烤制好几种饼干以后,就常在之前做过的饼干配方上加入新的材料改变饼干的口味。最喜欢抹茶味道的饼干,偶尔会烤上一盘犒劳自己;也要把烤的不错饼干分享给妹妹的小孩,有时还有朋友。
袋子里的面粉一天天见少,烤制饼干的手艺还是有长进的。很多次学手艺之后,便对照着教程称量黄油、选择面粉,尝试做面包了。第一次发面的时候,兴奋的每隔几分钟就跑去看那面团是不是变大了。第一次的面包是成功的,烤制时,坐在沙发上闻到厨房飘来的香,立马起身站在烤箱前享受着黄油和麦子混在一起的香味;等待打开烤箱的那刻时间是在焦急中慢速度过的。烤箱发出叮当一声,飞快戴上手套,端盘取出表皮金黄略有焦色的面包放在面板上,整个厨房便充满了浓浓的面包香。那天下午,是煮了红茶一口气吃完全部面包啊。
觉得自己会做面包了,肯定会得意;拍了面包的图片,添上几句煽情的话发朋友圈,是那段日子里常常去表现的。打击在得意忘形出现后也跟着来了,有几个周末,烤的面包全都失败;硬硬的口感、有了酸味,哪里是面包本来的味道。
好在这个时代能方便得到很多人的经验心得,如何做面包也有分享。原来要做出松软可口的面包,要严谨、要遵从规矩的,不是揉好了面团放进多少多少度的烤箱里就了事。慢慢地,我也开始有了做面包心得。化开酵母的水温,面团加入黄油的时机,发酵时对面团的保湿,这些现在也都成了自己的经验。
家里没有相应的机器,揉面都是用双手使劲几十分钟;很喜欢揉面的过程,一边听音乐一边把面团揉的光滑,加了黄油继续感受面团在手里越来越软,越来越软,软到用手撑开一团面,那面团在手指手掌上成了薄薄一层透明的膜。也喜欢看面团在烤箱中一点点变大,飘出诱人的香味;这种享受就是成就感吧,焦香、肉桂香、椰蓉的香混合了麦子酵母黄油和橄榄油的香,一直是让我垂涎的。
分享出来的面包配方,有些是毫无保留的,有些在剂量上做了调整;用了被调整的配方,失败在所难免,不过这样的经历的确更快提升了技艺;面少点水多点的面包总是好过水少面多的面包。用笔记下成功的配方比例,以备下次对照着做,一百页的小本子居然也记满了。
今天的面包焦褐色的表面很多裂痕,融化的红糖上沾满了肉桂,打开烤箱,房间再次溢满面包的混合香味。两个红糖肉桂面包,一个留在明天早上吃,一个在今晚和番茄牛肉汤一起吃。暖暖和和的冬夜自然少不了用心烹制的餐食摆放在面前的仪式;不过,现在不会再拍了面包的照片发朋友圈了,一口一口品尝美食的味道,把面包的滋味,牛肉汤的滋味都留在味蕾,让惬意写进周末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