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游记--青海3
(2009-11-27 16:35:55)
标签:
旅游 |
第七天
看着阿万仓阴云密布的天空,我想昨天下午在路上遇到的从四川方向赶来的“摄影家”们,今天是不是已经去了“年宝叶什则”。一大早起床寻找铁丝,没想到却在这偏远的乡镇寻见两位四川南部县来此做工程的老乡,真的是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四川人!马师傅找来铁丝和一名维修摩托车的回族小伙子,在拧紧铁丝的时候,粗壮的五指尽然比不上那位瘦小的回族青年。终于完成汽车的急救维修,马师傅很肯定地说这样我们开到久治没有问题。告别好心人,我和五指仍然担心汽车的状况是否允许我们顺利抵达久治,可是在这时候不硬着头皮向前,还能怎么样!出发吧!
昨晚,听马师傅说为了保护湿地,最近这一带常常在做人工降雨;现在我好害怕下雨,千万不要。汽车慢悠悠地走到哪道出事的山梁,五指用极富感情的口吻说了一句:“人在最无助的时候才会想到宗教”。谁说不是,“阿弥陀佛”,希望今天一路畅通!
山顶和昨天相比,已是白茫茫一片;眼前,成群的牦牛点缀山间,一幅黑白分明的景象,加上云雾缭绕的天空,远处白色原野映衬下的黄河弯道,像是误入了画境。汽车以二、三十码的速度行驶,还没有出现问题;可是我们两人此时却有了轻微但很明显的高原反应,还好一阵头晕过后,只留下已经干燥多日的口腔和裂了口的嘴唇继续折磨着我们,没有出现大碍。刚过黄河大桥,我们被七、八位荷枪实弹的当地警察拦了下来,查验完证件,一位警官对我们认真地说:“路上小心一点”。怎么回事?昨天从此经过可没有遇到这些。
四个半小时以后,我们安全到达久治,由于久治县最近没有电力供应,金娃只有领着我们到河里去洗净汽车满身的泥浆。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几位朋友还有局长在金娃的家里为我们准备着饭菜;多年未见的同学都来了,简单的问候,简单的祝愿,朋友间的真情却浓烈温暖。喝着啤酒,吃着手抓,我们这才知道他们对我们前天从玛曲勇闯夜路的担心一点都不多余;黄河大桥很窄,无法容纳两辆车并行,而在那个地方经常有一些坏蛋在夜晚用在桥上拉钢丝、在桥面放石头的方法拦劫过往车辆,甚至有时还有人携带着枪支。我们没有成为恶性案件中的角色,迷路,也许让我们避开了一场祸事。还是古人说的好“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第八天
天空放晴,对于旅途中的人来说是最好的礼物;蓝蓝的天空看不到一丝白云,那种蓝纯净而干脆,仿佛悠扬的乐曲,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去放声高歌那首当世达赖喇嘛写的歌曲《远方的游子》。
早早出发,是为了去看“年宝页什则”的日出;沿途看到的巨大鹅卵石在山间、在道边,那是古冰川的遗迹,那么这里的地质带应该就是古冰川和青藏高原隆起时相互作用的地带吧。今天是风和日丽的日子,苍鹰在高空翱翔,旱獭在洞边痴痴地望着远方,牛羊漫步在草场;多么熟悉的风景,多么亲切地味道。那一首首从录音机里传来的藏族民歌,更让我平添几许惆怅。
终于到了。圣湖“年宝”,此时,我是否该双手合什,向您尽述我心中的伤痛,扫净我心灵的尘埃。
山,沉稳雄浑,水,清波浩淼。阳光出露,湖面生起层层迷雾,山腰处的浮云轻轻涌动,风,一点一丝地裂开天之蓝;金色的山顶悄然爬升显现真容,那一刻直叫人屏心静气。
由于昨天雨雪交加,那些个拿着各式摄影器材的记者、摄影家们这时已不知身在何处,留下来的寥寥几位,耐着秋寒,丰收惊喜。这时的“年宝湖”边没有太多人的打扰,牲畜自在徜徉,景色秀丽迷人;久违了,清晨的草香,轻轻冰凉我双颊的微风;曾几何时,我常常从县城的宿舍,望着海拔五千三百六十九米高的“果洛山”在太阳初升时的骄容。那一刻,我肯定没有想到今天,当我站在她脚下的时候尽说不出心中的激动。回头看着陪我们同来的久治朋友,我和他们一同在这里生活了数年,而今他们依然在这艰苦的边远地区认真地生活着,他们比我坚强;面对眼前的一些,真的是一样的风景,两样心情。
车,停在海拔四千七百多米的山顶,远处的果洛群山峰峦叠嶂,此刻在阳光蓝天的映衬下更加骄人。脚下,昨日的积雪忠实地印着三只狼的足迹,当然,还能清楚地看出有一支苍鹰也曾在此停留。我双膝跪在这片雪野之中,捧起一把洁净的白雪捂向脸颊。无数次的梦境里有雪,无数次的念叨里有雪;是雪让我归来,是雪让我不忍离开,我对雪的情怀犹如爱情。
“白玉乡”,久治县唯一属于长江水系的地区,气候要相对温和得多,这个时候山脚的草还是绿色。汽车从乡镇街道上驶过的时候,真希望遇到能认出我的藏族牧民;那年冬季,因为计划免疫工作的原因,我整整在这里住了三个月,也是我在这里最长的一段时间。可是,多年以后,山水依旧,人颜已变。
措胖的好几位堂兄表弟就在“白玉寺”出家,刚到寺院门口,就有人走上来与措胖招呼;一眼望去,白玉寺院规模比以前大了许多,僧舍在山间错落有致,大小经堂紧密相连,在院内右侧数十位喇嘛正在排练藏戏,青烟飘过,酥油合着“炒面”(糌粑面)燃起的味道让人徒然肃穆。措胖的两位兄弟带着我和五指轻步走进大经堂,此时,“白玉寺”最大的活佛刚结束一段经课,正起身披上袈裟;高瘦,年轻的活佛远远地看到我们,微微向我们点头,算是在欢迎我们两位吧。喇嘛们出去休息了,这时的五指正抓紧时间拍着照片;镶满宝石玛瑙的金座,就是这位活佛讲经时的专座,表兄示意我们可是拍照,小翀快速地按动着快门,生怕错过时间;从大经堂出来,我们被领进旁边的一座结构独特的殿堂,白玉寺院的创始人,也就是这里第一位活佛的肉身塔就供奉在这里,好幸运,这里可是极难向外界开放的所在;在小经堂里还有念经的声音,一位年老的活佛高高坐在一处;我大胆地问,可以拍下这位老活佛念经时刻的照片吗?为这位活佛拍完照片,我向他合什双手鞠躬致谢。这时,刚好到了他们休息用茶点的时候,老活佛看着我笑着说了一句话,我没有听清楚,但那肯定是一句祝愿的话。念经用的法器,放在墙角的手工皮靴,摆放在几案的藏式点心,还有藏式奶茶壶一张张记在我们的胶片里,记在我们的心中。
走出经堂,我们提出为这几位措胖的喇嘛兄弟拍几张照片,他们都很腼腆,一定要等活佛走进经堂以后才站在一起。拍完照片,那对孪生喇嘛兄弟邀请我们到他的僧舍喝茶,在喝茶的时候,那位性格活泼一些的孪生弟弟由于听不懂汉语,一双大眼睛焦急地传来传去。我乘这个时间跟着措胖和金娃去看望措胖生病的叔叔,那是外来文明带入的细菌、病毒引起的顽固性皮肤病。看着这位饱受病痛的叔叔,我为我贫乏的医术深感羞愧!
离开白玉乡,我们继续向年宝群湖之一的“文措湖”驶去。文措湖尚无道路可通,少有看客,因此,在这里没有人工刻意营造的经幡和玛尼石,也没有垃圾;在湖边的山丘上仅看到一顶黑色牛毛帐篷,一切原始自然。在我们刚到达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雪花,这应该被称为“太阳雪”吧。后来,五指告诉我他在那时突然有“出家”的想法,我问为什么?他说不知道。
美丽的年宝又将存在我的记忆中了;在离开久治以前,我们与当地旅游局局长有一段简短的交谈,他对“年宝页什则”的旅游定位是“探险和登山”;对此我完全认同,可内心深处却极不情愿。久治贫困的财政需要钱,我懂得;我也能理解,也很想去体验征服高山严寒、去挑战人类生存极限;但我真心希望有片草场永远是处女地,有座山峰永远没有人迹;因为我们需要一份圣洁、一份纯净!
从“白玉乡”回久治那段竣工不久,平整宽敞的沙石路面,也是“西久公路”的一部分,由于冻土的原因,这段路面没有铺上柏油。这是出于能够长久使用、利于护养、行车安全的考虑。是的,没错,“以人为本”。可是,在修筑这条新公路的时候,是否也想到了在这里早已生息万代的鸟兽;从这里出发一直到年宝湖公路入口,在公路的一则有一片片高原沼泽湿地,那里水草丰茂,是候鸟最理想的家园。现在一下子近在交通公路之旁,那些个无法向人类诉告的飞鸟儿还会再来此生养安家吗?这片湿地还能提供他的养分吗?
回到久治,匆匆办完杂事;同学与我和五指坐在一起随意地聊天,相约来年再见。深夜,送走朋友,我望向繁星满天的夜空,想再看一眼“银河”,再看看我的星座此刻何处;夜空下,星光闪闪,薄云浮动,深邃变幻。也许,我再来的时候,除了这星空,除了朋友,除了白雪,一切都已变了模样。路通了,情没了!
第九天
果洛山的上空,天,蓝的忧郁;终是要走了,这一眼望去,伤却多少心力。
汽车还是那副模样,用铁丝吊起的发动机依然强劲有力,转眼间我们已到了四川境内。阿坝、久治近在咫尺,景色两样;很明显,阿坝的经济强过久治许多,这里有牧场也有农田,三层的藏式农舍,外表没有嘉绒、康巴一带的藏式民居好看,但许多农家的门窗刻工细美精良、室内铺设奢华大气,很有民族特色。出阿坝县城以后沿途的“藏家乐”大有让所有游客到此掏出的荷包的架势,由此可以看出阿坝的民间经济发展可见一般。
早上十点吃的早饭,我们沿途不想停留要一路开到理县古儿沟。“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从翻越“鹧鸪山”开始一直到都江堰便可亲身体验。鹧鸪山的路好窄,不敢放胆驾驶;路途的灰好大,几近看不清对面的来车;而许多挂着川U牌照的汽车更是无礼霸道,横冲直撞,根本不顾及他人的行车安全;一路就这样避让小心地走过,汽车下到山脚,方才长长地舒了口气。四川的山岳真的如五指所言,险峻秀美、雄伟幽深,这在其他省市是很难同地领略,四川以外的山岳或缺峻或无雄,没有集齐山的美丽。公路一则的岷江水奔流不息,可这千百年来养育着成都平原的富饶江水,即将在都江堰“紫坪铺”要被硬生生地挤进铁管,这怎能不让人为之心痛!
古儿沟,绿色依浓,山清水秀;宾馆里、街道上游客寥寥,好自在。吃完饭,回到房间,脱光衣裤,美美地泡个温泉澡,旅途的疲惫兀自消失,好如意。躺在床上,五指突然兴奋非常,几句话就开始说道下一次的长途旅行计划。
第十天
离成都还有三百多公里了,没有归心似箭的心情,反而多出一份忧虑;钢筋丛林的城市要如何才能放眼四野,回归本真!
在今天的整个行程中,我们两次都因为在“鱼背”转弯下坡路段,遭遇无良司机在“鱼背”路段上坡时疯狂地高速超车,险些因为他们无视生命宝贵的行为而量出一场祸事。这是这次旅行最后的“刺激”吧,出门在外安全好重要!走完“映秀”那段颠簸难堪、尘土飞扬的路程,踏进成都地界之后,就要到家了,也许是因为家这个避风港湾的缘故,我的心绪平缓许多。
到家了。别过旅程,留住思念。他日再来时,我当心如此程!
结束语
每一次的旅程都是心的旅程,踏过名山大川,是为了让心有片刻的安静,保持住一份无污的纯净;感谢大自然给予的馈赠,感谢好心人善意的帮助,这一切让我永远心存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