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身边的铝害
(2010-10-07 18:17:28)
标签:
杂谈 |
日前,《南方日报》报道了一篇题为《铝超标成膨化食品又一硬伤》的文章,披露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膨化食品由于使用了含铝泡打粉而导致了铝严重超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的关注。随后,北京市卫生局通报了9家餐饮单位加工制作的油条铝含量严重超标,让人们对铝的担忧又进一步。7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四届年会,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一项主要专题来探讨,中外食品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呼吁社会各界要重视工业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长期食用铝超标的食物会引起严重的慢性疾病。(能列举几个具体事例最好)各种试验表明铝对动物和人体的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和骨骼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引起婴儿的智力发育迟缓,成人的记忆力下降、老年痴呆症以及骨质疏松症等严重的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能够接触到铝的途径基本有三个方面。首先,消费者在使用的一些铝制的炊具如电饭煲、锅、铲、瓢等器具来蒸煮饭菜尤其是一些酸性食物时,铝会在加热的过程中溶解进入到被蒸煮的食物中。长期食用这样的饭菜会引起铝在人体内的聚集,损害健康。但是随着消费者对自身健康日益关注,铝制炊具也逐渐的淡出了消费者的厨房,这一方面的情况也在逐渐的改善。其次是一些不法的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以消费者的健康为代价来达到牟取最大利益的目的,在食品中添加了含铝的工业化学制品,如含铝瓜子的事件。这些商家为了提高瓜子的外观竞争力,在炒制的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工业制品,其中就包括含铝的明矾,安徽、苏州等地都有类似事件的发生。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管理部门的管理不断的规范严格,这类事件会逐渐的减少。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含铝添加剂的使用,尤其是在膨化食品、面制品中的含铝的泡打粉。由于目前国家没有明确取缔含铝泡打粉,而且他们有价格低的优势,目前在市场上广泛使用。
含铝泡打粉(baking powder)又名发酵粉,其中的主要功能成分是明矾(硫酸铝钾)和小苏打(碳酸氢钠),两者在馒头、面包或蛋糕蒸烤的过程中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来达到起发的目的。相比我们通常使用的酵母而言,它的价格低廉,生产速度快。但是,其中的碱和酸不但会损害食物中的营养素,而且带入了大量的铝,长期食用造成铝的聚集,对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现在,生物技术迅猛发展,我国的酵母行业已经达到了国际的领先的水平,高活性即发性干酵母已经研制成功,使得生产的速度大大的加快,操作简单。而且酵母是天然活性菌种,不但对人体无害,而且还带入了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弥补了面食中的营养缺陷。所以,我们要大力提倡使用酵母来制作馒头等面食制品,维护消费者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