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听到一个朋友说:银行股稍微涨一点,全国人民都好像要口诛笔伐一样,暂且不论他说得是否属实,但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银行股市值大,稍一涨便惊天动地,尽人皆知,其实从14年7月22日起大盘上涨已来,银行股涨幅一直落后于指数,一直到最近才勉强与指数接近,而券商不知不觉已涨了两三倍了,高铁、建筑类也都翻倍了,连处境艰难的钢铁板块中有许多股票也涨了快两倍了,可怜的最低估的银行只是涨了50%而已。
那么,我选择投资银行而非其它,是错了吗?如果在七八月份或上半年将部分银行换为高铁、钢铁、中国建筑之类不是更好吗?只所以没提换入券商是因为我不曾想起过券商,而对于钢铁、中国建筑这些是曾有过一点念头的,也许看起来确实是应该换些的,但还需要再深入思考一下。
1、
首先,在七八月份的时候怎么能知道就是牛市呢?即使是现在,也只能说前几个月的行情很好,而后谁知道呢?从07年底指数从6124点下跌到08年的1664点后,在09年有过一段指数翻倍的行情,而后又跌下去了;在10年也有过30%多的指数涨幅,同样又跌下去了;在12年底指数虽然涨得不多,但银行股在一个多月内翻倍,而后又跌下去了。在这几次大的反弹中,我都曾以为或许是牛市来了,而后才知道只不过是反弹而已,那几次行情上涨时也是人气旺盛十分火爆的,很多人都认为会持续涨下去,如果在当时买入了钢铁、建筑类,至今收益如何呢?
在反弹未结束的时候并不知道是牛市还是反弹,看看日本股市从1989年下跌后在20年内有过数次大的反弹,但至2008年也不过达到高点的一半左右,未来是不可知的,是不是牛市只有过后才能知道,在当前,你只能判断有没有投资价值,不要做假设牛市来了什么会涨得好的猜想,更不要把此做为投资之依据。
如果是猜牛市赌低价股,赌券商的心态,按照日本股市在二十年内发展情况,恐怕是损失惨重,融资高的不知爆仓多少回了,我当前的问题是杠杆过高,不过,我已做好了下跌时的应对措施。
![[转载]对银行股涨幅不如高铁、基建、钢铁、券商等的思考 [转载]对银行股涨幅不如高铁、基建、钢铁、券商等的思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
银行股多年来ROE都在20%以上,净利润每年都增长,12年13年的时候PE只有4倍,PB不到1倍,非常便宜,买银行股有根基,有支撑,是真正地回归到了投资之本质,银行股是巴菲特所说的假设买入后交易所关闭十年也不怕的那种股票。虽然有众人担心的坏账风险和利率市场化后利润下降的风险,然而,历史已经证明买低估值的股票赚钱是大概率的,历史也证明大众所担心的事情很少真的会发生,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大家对银行股担心的这些事情万一发生,也早已在估值中体现了,西格尔说:“投资者的收益并非直接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而是取决于公司盈利状况与预期的的差异”,银行股的估值早已是坏账很高的价格了,业绩很难再低于预期了。
3、
不仅是在过后了才能确认是否是牛市,而且即便有大神提前告诉你是牛市,那么哪个板块会涨得更好也是不能确定的,现在回头来看,钢铁、建筑、高铁的涨幅很大,似乎显得都很有逻辑,然而这只不过是事后聪明偏差而已。每次牛市来临,涨的最好的板块都不一样,1996年前后是四川长虹和深发展,2000年是网络和高科技,2007年的有色金属,2010年的煤飞色舞,2012年底的那次是银行。
4、
另外,我动用了很高的杠杆,对其他股票没有勇气加仓,即使配置一些也不愿意,因为我不确定它们能跌到多少,支撑在哪里,资金也是有成本的。
5、
这几年买银行股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下跌,我是10年末开始买入银行的,至12年3月已基本全仓银行了,从12年4月1日至14年12月20日,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的涨幅是113%、90%、86%,而今年7月份以来,包钢、马钢、河北钢铁的涨幅是147%、147%、144%,但这3年的总涨幅分别是60% 54% 43%。当然,如果这两年保持空仓或买入银行,在上半年行情来了后加仓钢铁或者券商,肯定收益非常好,但那是神人或者运气,我做不到,我既不是神也不靠运气,我只是一名投资者而已。
6、
在今年的这波行情中,银行股只是随波逐流,属于银行股的真正的行情尚未开始,不要误会,我说尚未开始,不代表说以后会开始,也许它不会开始了,谁知道呢?
目前来看,银行股仍然非常便宜,而且也找不到比银行更值得拥有的股票,银行值得继续持有。
7、
总体来看,买入低估的银行股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这几年持有银行股让我在熊市中安然无忧,在这两三年中的任何一个时点,我也不知道就是在熊市中,只是现在回头来看时觉得是熊市而已,因此,确切的说,买入低估的银行股不是让我在熊市中安然无忧,而是让我在不知未来会怎样的情况下安然无忧。以后我仍将坚持买入低估股票的理念,不会去猜测牛市的到来,也不会去猜测牛市来了哪些股票会涨得更好。
至元 201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