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性的喜乐(二)<1>

(2014-09-20 14:03:01)
标签:

教育

文化

旅游

历史

健康

分类: 电影剧本

 理性的喜乐(二)


远方天际隐隐约约是雪山的优美轮廓,雪山的山峰如天宫般占据了整半个天空。

太阳就在雪山的西边,桔红色的光辉将雪山染成了金黄。

小沙弥禁不住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恰好似梵天宫殿,只是太阳要下山了,这美景转瞬即逝,多令人伤感的时刻啊!

大男塞给小沙弥一块面包:日落不过是下一次日出的开始,何须伤悲!吃些干粮快些赶路吧,天黑前还要进城。

小沙弥:师傅,现在离佛祖开花年代已经不知几百年了,为何我们还要远赴印度取经啊?东方大唐现实中不也有很多高僧吗?

大男用刀切开一块面包:如果历史是一整块面包,那么现实只是面包的一个切面而已,光看一个切面能知道面包全貌吗?

小沙弥:我觉得光面包也不行,只有把面包下肚去才能体会深刻!所以呢,您想要说的是既要在思考时超于现实世界,又要在传法时立足现实世界

小沙弥的回答稍稍出乎大男的意料:、、、、、、这个、、、、、、这次你说对了!面对任何真理都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世间真理往往来自充分思辩与众生公论。你身上有精进到善知识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一种性格特质!

我们到西天取经是为求知识于索诃世界,力求系统精微参悟天地之真理公道,之后回国翻译整理集成佛家诸贤大成,以佛理拯救世间众生出离苦厄为任。

故而做学问,不可不精益求精探幽发微追本溯源舍末逐本,否则未能系统清晰心镜明澈便传授点拨俗世众生必将遗笑后世。我佛学中亦有此等不确之处,为师才不辞辛苦远赴印度取经。为师见自古固守错误过时观念者必衰微,唯有不断吐故纳新方能活力暂驻耳!

而为师者的最高境界,就是给弟子做沙袋目标,让弟子在对被教授学问的击打中,完善智慧完善自身完善学生、、、、、、看一个人的境界主要从对待与之观点不同的人态度是否客观,因为教育是让学生自身道性更健康地生长!

小沙弥:可是您不是常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吗?

大男: 空不离色,色不离空。世间万事不可尽为不可不为,顺应人间大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辈遵循历史与现实的规律形成理性,教育众生各遂其志追求欲望,而又自律不超出律法佛法范围,形成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之势。此不亦是我们以区区皮囊瞬间轮回为大唐所种下的善果种子吗?

小沙弥:师傅,自从我们在哈密马鞍被偷之后,我才知道骑裸马很不拉风,没有了马鞍和马镫不但跑不太快而且身体都得紧绷着,一段路骑下来骨头架子都快散了。我们这样走别说骑到天竺,就算骑到西域我们就已经全成为“三净肉”了,未经动手、没有声响、没有迹象我们就已经骨头散架。

(镜头切换,师徒四人徒步走在路上)

小沙弥背着经箧:师傅,自从我们在焉榰马被偷之后,我才知道裸马被我们骑有多辛苦,不但背被压得快绷断了而且肩膀被磨得出血,脚下还被沙石磨出了很多水泡。我们这样走别说走到天竺,就算走到龟兹我们就全都成“活佛经”了,我想我的肩胛骨上现在早已经刻满了佛经,起名就叫《恒善树经》如何?

    玄奘:那就休息一会儿!

小沙弥擦把汗:师傅,佛祖的家乡是什么样子啊?

玄奘:佛经上讲如来佛祖诞生、悟道的圣域叫净饭国,那个国家在天竺的圣河恒河附近,一个天堂一样美妙的地方。

那里周围被九重雪山包围,层层叠叠的群山就像莲花瓣一样,如来佛祖诞生的时候指指天指指地,然后连走几步步步莲花生。

神仙居住的须弥山也在恒河附近,须弥山是神仙居住地方也叫开腊斯润格,整座山都是由金银水晶琉璃等四种宝物构成,那里是整个索诃世界的中心。

佛祖的家乡圣域长满了菩提树,还有各种各样美妙的鲜花和美味的果品。有些果品啊你不但没有吃过,就连看过听过都不曾经有。

小沙弥咽了口口水:看来取经不光辛苦,也还有些福利啊。

玄奘笑了笑:那里不但盛产花果还有许多神兽,有大象、披甲犀、梅花鹿、命命鸟、、、、、、

小沙弥:命命鸟?

玄奘:命命鸟是一种神鸟,它一前一后长有两个头。

小沙弥:两个头?那它飞的时候,两个头一个想往这边飞一个头想往那边飞、一个看到这边有水一个看到那边有米怎么办?

玄奘:当命命鸟两个头想法相反的时候,命命鸟的身体就会分成两个,然而这两个身体并不远离,当其中一只吃到粮食时,另一只也感觉到吃饱了,当一只喝到水的时候,另一只也就不再口渴,当其中任何一只遇到危险时,另一只会立刻前来帮忙。如果两只命命鸟想法渐渐又趋于相同的时候,它们的身体就又会变成一个从而成为双头的命命鸟。

小沙弥:师傅,你看啊,我们出家人不吃荤腥只吃素食,时时感同身受世人饥饿困苦,我们以拯救天下人出苦厄为己任,在任何时候会尽量帮助弱者。我们这个佛教F4僧团和命命鸟的团结合作精神是多相似啊,您看把我们这个西天取经团命名为命命鸟取经团可好?

善行:善树,那我今天先试试,我吃饭你不吃饭,我吃完了看你能不能饱?

善德:善树,那我今天也试试,我口渴了喝些水,我喝完了看你能否不渴?

玄奘:从今天开始,一日三餐每餐只能有一个人能吃饭喝水。我们干粮饮水都不多啦,大家轮流用餐可以节省些。这样善树能够勉强吃饱肚子的时候,善行会想起自己吃饱的感觉,善行饥饿的时候也会想到善德在饿肚子,善德口渴时亦能体会善树口干。

善行善德双手合十低头不语。

善树幸灾乐祸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水,这力量是粮。

善行对善德使了个眼色,在善树经过面前时突然伸腿,善树一个跟头摔向地面,善德突然伸手将善树托住扶直。

一切都在瞬间发生,玄奘甚至没有发现。

善行善德掸掸衣服上路,善树在后边像个尾巴跟随。

夕阳下几个僧人长长的影子被地面拉长放大扭转抽象,最后面是一个最矮小却穿着肥大僧袍的有些滑稽的影子紧紧蹒跚着跟随。

 

命命鸟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悠悠象行,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彩绘妆容。妆容彩头,举手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命

幽幽犀聆,食野之芩。我有嘉宾,婆娑燕行。燕行婆舞,投足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名。

命命鸟嘤,食野之蓬。我有嘉宾,有酒湑我。有酒饮我,捧杯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明。


后面岔道口来了一辆马车。

主人见是一群僧人于是让大家上车带大家赶一段路,玄奘师徒顶礼拜谢后上车。

前方远远能看到一座城市的轮廓。

车的主人看了一眼玄奘:敢问法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玄奘:施主,我们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天竺取经。

车主:我听得有人说佛门弟子不敬父母,这是真的吗?

玄奘:这是世人误解,不仅佛徒是父母所生,就连佛祖对母亲摩耶夫人也是孝敬无比。

当年佛祖吉祥涅槃,曾经三次重新起身,其中一次就是为了母亲摩耶夫人的到来。

摩耶夫人得知佛祖涅槃后和天神一起来到双树间,感叹天神众生福分世间洞察一切的力量消失,这时如来佛祖凭借圣明的力量,重新起身合掌对着慈祥母亲说,涅槃乃是佛门修炼的最高境界无须悲伤。可见佛祖对母亲摩耶夫人是非常孝敬的。

车主:老衲看法师容貌庄重气质沉稳,乃是诗书浸润的饱学之士,为何不在大唐繁华之都为官,却要风餐露宿去往西天呢?

玄奘:天下就好比一驾马车,宗教文化就是润滑油。油脂的作用是润滑,减少车轴和车轮之间的摩擦,否则不但马车跑不快,而且车轴和车轮会磨损甚至解体。

如果油脂质量不够纯净,则不利润滑磨损车轴;如果油脂不是抹在车轴上,而是车轮外缘则马车反倒止步不前。

车主:我赶了一辈子马车,却不曾想到我的身下居然有一个天下、、、、、、


进城之后,玄奘几人与老者道别,然后顺着大道来到一处外表肃穆的楼前,一块牌匾上书“博物楼”。

进到里面,原来是座酒楼,只是厅堂四周摆放着很多古物古书,侧证主人是品味高雅的儒商。

这时一位老者从侧门走出,见到玄奘一行人,上前顶礼问话:几位法师,敢问从何而来?老衲如何能善施?

玄奘:我们是东土大唐来,到西天天竺取经的。今日进城来,未曾觅得寺院。所以只能寻一善施人家,打扰老人家借宿一晚,如果能有些热水则益善。

老者:老衲这酒楼虽是迎送各路商客,却是一座素斋酒楼,家母自幼带我礼佛,因而以居士自居,故而为来往吃素之人积善累德。几位法师如果不嫌弃,不但可以住宿而且可以尝尝我“博物楼”的素斋。

玄奘:老施主真是在家菩萨,我等就先谢过老菩萨了。

话说师徒四人简单洗漱之后,来到大堂。一桌精致的素斋已经备好,就连碗筷都是全新的。主人用心良苦心细如发。

晚灯初上,华光溢彩,酒楼的生意也非常兴隆。

玄奘:过往商旅看重的是这家素斋酒楼的饭菜干净卫生安全健康,在事关健康的饮食行业坚持标准就是无穷商机,假以时日我佛门素斋也将自成一派

这时一群商旅,对着玄奘一行人甚是好奇,于是问小伙计取经团的来历。

小伙计撇撇嘴:还不是我家主人心善,留宿他们在这混吃白喝、、、、、、

善行善德善树听着不入耳,面露怒容。

玄奘用眼神制止:大家赶紧用膳早回房间旅途上各路人马人多眼杂少生是非为妙。


回房间后,玄奘说:我们烦扰老施主,心有不安。不如我们为酒楼唱经一次,一则弘扬佛理,二则回报主人。

三个弟子合十称是。

玄奘穿上讲经时才穿的全套僧服,几个弟子也换上最好的僧袍。

玄奘手持木鱼,善行拿着笛箫,善德托着琴弦,善树捧着梵铃。

一支经验丰富的东土大唐佛教F4流行乐队。

与主人说明取经团想法后,老菩萨连连称善,叫小伙计清理餐厅,亲自将取经团引导到前台。

主人示意大家肃静,并向用膳的食客介绍取经团来意:各位贵客,这是东土大唐来的几位高僧,今天大唐的取经团,不,是唱经团,愿意为大家唱经讲演布道。各位贵客,今天有福,可以雨露均沾。

善树:我们东土大唐佛教F4唱经团叫“命命鸟”唱经团。

大家鼓掌,四人呈品字队列,开始讲演唱经。

玄奘法师不光有付明星的外貌,连说话的声音都很有磁性。

    韵律一起,玄奘前后摇摆着身体,朗朗开口:摩坷曼驮罗,摩坷尾欲曼驮罗,阿褥多罗曼驮罗……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

主人自幼浸润佛经,曾经闻得无数唱经,也禁不住抚须称善:法师高节,音词清远,言谈雅亮,听者无厌。

唱者朗朗上口,听者心生恭敬。只是、、、、、唱的是梵音,大家听不懂。

善行善德善树听到主人称善,甚是得意。

唱经结束,鸦雀无声,玄奘擦了擦汗,往下一看------下边全昏昏欲睡,更有一人睡着了,旁边一人想推醒他,他却顺力倒在桌旁,一片肃静中咣当一声,然后全场哄堂大笑。

小伙计在下面起哄:好经,几位法师唱的可是嗑睡经,听得人直想瞌

睡。

于是全场爆笑。

一个商贩打扮的人高叫:我们老百姓就喜欢看低俗的小品,我们的逻辑非常简单但绝对正确—————日子苦,谁能让老子开心几分钟老子就捧谁的场!

     善行三人看看玄奘,面露尴尬。

玄奘是老法师,经验自是几个弟子无法比拟。比这更冷的场面玄奘都经历过,这些都是玄奘预料之中的。

有时候,为了达到宣传佛教的目的,得来点潮的狠的酷的猛的。为了如来佛祖,拼了!

玄奘在东土大唐长安的寺院兼社会交际中心呆过,那里还是一定程度的商业中心甚至娱乐中心。

一句话,玄奘是见过大场面的人。

不来点猛料,世人怎知东土大唐的文化底蕴?

 玄奘高颂一声:阿弥陀佛,各位,请听《降魔经》。

 手下的木鱼节奏顿时猛烈激扬,三个弟子也随着鼓点加快节奏。

唱到高潮处,玄奘站起来用力敲击,木鱼的声音越来越重,善树则举着梵铃,善行善德吹笛拨弦,身体都随着节奏肆意扭动,这个佛教F4组合演绎了一个有点癫狂的老年摇滚式的唱经场景。

整个酒楼的客人在音乐的刺激下,都高举双手跟随节奏一起脉动、、、、、、

唱经结尾处,玄奘用力过猛,木槌断为两截,木鱼戛然而止。玄奘如卸重负,长出一口气,双手自信的高举、、、、、、一片肃静,然后是全场爆发掌声、、、、、、

能成佛的人也能嗨翻天,知道了自己放松的极限才知道如何去法心归正。

    

善行善德善树满脸得意有些兴奋,玄奘的眼睛却盯上坐在中间一张桌子旁的一位眉目清秀的客官。

善行善德善树接受完鼓掌,扭头看师父直勾勾地看着台下,于是顺着师父的视线往台下看过去:原来是一位客官,在满场节奏强烈的音乐和台下欢呼鼓掌的喧闹中,却一直专心致致地手持一本《法华经》研读。


酒吧醉悟

                                  酒是忧郁的度

                                  灵魂随着音乐跳

                                  周围人群在欢

                                  我的心却依然孤

                                  为何在兴奋的节奏

                                  我却突然想

                                  

                                  谁能说清

                                  生命是幸福还是痛

                                  谁能说清

                                  爱情是甜蜜还是酸

                                  谁能将我救

                                  是耶酥是佛祖还是真


                                  谁能说清

                                  生活该平淡还是忙

                                  谁能说清

                                  人生该清醒还是糊

                                  谁能将我救

                                  是耶酥是佛祖还是真


三个徒弟一下全懵了圈:师父一路上都淡泊宁静,怎么今天如此入神地盯着看一个陌生人呢?

善行:没看出来呀,师父居然、、、、、、

玄奘放下手中法器,径直走向那个客官、、、、、、

善德:偶的个乖乖,师父今天是不是玩兴奋了?看来是彻底HOLD不住了、、、、、、

玄奘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小施主,贫僧刚刚在台上注意到您一直在专心致致地看这部《法华经》,无论是台上唱经还是台下嘈杂都不能让小客官稍稍侧目、、、、、、贫僧以为小客官颇有佛性,不仅能念经更是能持心、、、、、所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客官小小年纪,定力如此了得,乃是有慧根之人、、、、、、

三个徒弟松了一口气:咱们一起帮助师父拉生意、、、、、、于是一起围上去,七嘴八舌、、、、、、

那小客官一下从无人关注到全体围观,不禁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在下乃西域人士,在中原长安做生意,因缘际会曾得一位陌生法师点化开示法门,并赠送这部《法华经》。近日因思念家乡,独自一人返乡归家途经此处、、、、、、在下复姓尉迟名唤作敬仁、、、、、、

善树:你是单身一人,可知西行路上各种危险?不如与我们师徒四人结个善缘同行!我师父要收你作徒弟呢、、、、、看你年纪小我许多,我终于可以当一回师兄了、、、、、、

玄奘:入佛门之事乃是大事,容当以后再论、、、、、小客官如果愿意,倒可以与我师徒同行,这样至少更加安全些、、、、、、

小客官点了点头。


师徒四人连同小客官一起继续西行。善树为将来要当师兄兴奋不已,于是开始在小客官身旁作正色状找找当师兄的感觉。

小客官:师可为吾讲授《成唯识论》否?

善树:所谓识是眼、耳、鼻、舌、身等纯真感觉,五识生时无实作用,非如手等亲执外物、日等舒光亲照外境,但如镜等似外境现。又有第六识本能识,第七识理性识,第八识精神识、、、、、、

小客官:识即心否?

善树:心也者包乎天地之外,而贯乎天地万物之中者也,故我佛家有《心经》经典。识非是心,非不是心。识乃实心之桥、、、、、、

前方一座城市,远看方圆有十七八里,在西域已是一座大城。

一路上田野方正,粮食已经收割入仓。

路边各种果树散布,有石榴、梨子、苹果等,果红梨黄,正是一派秋实累累的景象。

     善树灵机一动:师傅,您看这诗意田园,好一派人间天堂。

    玄奘果然诗性大发:磊磊落落花盈树,红红黄黄果压枝。果压枝头垂锦弹,花盈树上簇秋风。石榴酡颜红醉脸,苹果还生带青皮。冰梨凝烟肌带绿,柰子映日显丹姿。树下奇葩并异卉,四时不谢色齐齐。左右楼台并馆舍,盈空常见罩云霓。不是人间凡俗种,天堂王母自栽培。

善树爬到路边树上,摘了一些苹果梨子等,用衣服兜着给师傅和师兄解渴:

师傅,弟子道行短浅,总是觉得念得诗意不如吃得实在。

善德:善树说的也是,这果品下肚,再品师傅的诗,果然另有一番滋味。

善行:善树言之有理,吃完个苹果,感觉师傅诗中,有酸甜津诸般滋味。

善树:善行吃了水果能大闹女儿国,善德吃了水果会长大肚子,我吃了水果

呢?只会大闹肚子!小客官,你吃了水果会不会大肚子?

    小客官没有回答,只是皱了皱眉,表情有些怪异。

玄奘:师傅一路未曾轻取世人一针一线,只因佛家有诸多清规戒律。出家人在外有时必须维持生命,未经主人允许擅取食品也要有所标记让主人知晓。我看这城市佛塔林立,来往人民洁身自好乃修行气质,我们作为佛门弟子,更不可肆意妄为。

玄奘将几许散钱放在一个布口袋中,拴在一棵梨树上,然后用刀在树干平滑处刻字:佛陀弟子玄奘买受果品留钱示谢处!


进城时已是华灯初上,但太阳还在山尖露着半个脸。

在火一样的云端天际,天河一样的高山草原上,飞快地掠过一群火红的亮点,在金色的阳光下奔跑,这时城里所有人都带着崇敬的表情双手合十抬头看着远方云端掠过的红点,嘴里念念有词:龙马保佑我龟兹国国泰民安。

善树好奇,于是双手合十,问一个正在祈祷的老者:老人家,敢问那天际是何神物能让这龟兹国民举国侧目?

老人家看了善树一眼:小法师想必是初来乍到,有所不知。我们这龟兹国乃是东西方交通要道,祖上传说当年周穆王西行到那西方神域,天子所御驾车之八骏龙马仙名: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均为天子最好的龙马,可日行千里。

为天子御驾之人乃是造父、三百、耿翛、芍及四人。天子经过我们龟兹国的时候,发现这里天山两侧水草丰美,于是命造父等人解甲休息,放开龙马放牧到草原上。

话说那八匹龙马到了天山草原上尽情撒欢,以至于乐而忘归,白义渠黄走的太远,天子启程时,造父只收得赤骥、盗骊、逾轮、山子、华骝、绿耳六匹,于是白义渠黄便留在了我龟兹国,这天子神马被当作龙马种子,只用于与当地汗血宝马结亲,龙马后代方可为国家使用,千百年来生下了无数的龙马后代,成为我龟兹国的国宝。历代国王视为祖传神马,用于装备军队保卫龟兹,并且立下祖训龙马不许外传,即使是金玉也不能换得一匹。

那龙马平时放养在天山草原之上,每到天气晴朗都能在云端示显,也是我龟兹胜景之一称作龙马飞天

善树当时心里窃喜,跨步来到师傅师兄身边:师傅,有喜了!有喜事了!

玄奘满腹狐疑:喜从何来?

善行善德:善树,有何事情令师弟如此高兴?

善树:师傅,此去西天路途遥远,师傅不比弟子几人年青体健辛苦异常。我听得那老者言说这龟兹国中产一种龙马,乃是当年玉皇大帝西行时所留,如果师傅能够得此龙马一匹,岂不是有了好脚力也省去弟子操心?

玄奘:这倒是好事,只是这龙马神物,岂是轻易可得?

善树:师傅所甚是,这龙马乃是龟兹国宝,从不外传,金玉不换。所以只能想些特别的办法。


师徒一行人进到城里,正逢龟兹佛国灯节,满城都是灯的海洋。

一群群的龟兹国儿童,带着家中大人组成乐队,挨家挨户载歌载舞,为主人祈福平安吉祥。主人听得脸上乐开了花,自然也少不了给孩子们的盘子里放上一些散钱买零食。

玄奘感叹好一个妙香佛国:僧房静月丹霞缈,珍楼宝座佛阁静。净土大雄紫云罩,浮屠碧树轮藏清。两廊不绝闲人戏,一塔常开有客登。炉中香火时时旺,台上灯花夜夜荧。

善行向一位当地人询问:施主,这个地方孩子的头部为何都是扁的?

那人回道:我们此地的风俗,孩子生下来要用木板箍头,孩子长大了头部都是扁的,故而外地人又称我国为扁头国

善树:这个地方人脑袋都是扁的,思想肯定有问题。

不想被那人听到,脸上老大不乐意:你们几个外地来的野和尚,胆敢在这里乱语、、、、、、

善树顶了一句:谁是野和尚,我看你是缺乏教养、、、、、、

玄奘厉声制止:善树,莫要与人争强逞能、、、、、

前方一座伽蓝寺院,乃是龟兹国王敕建“护国寺”。玄奘来到寺前,不禁轻吟:玛瑙琉璃花仙晶,锦绣重重迭玲珑。星桥影晃乾坤动,万户香风树摇红。鳌峰鱼龙融和气,灯光月色鸾凤腾。花容玉貌豪侠意,佳景颂禅玉华城。

那人却不依不从地跟到了寺院,站在寺院门口破口大骂:什么出家人,我看是一群沽名钓誉之徒、、、、、、

师徒四人信步进了禅院,面前一座古韵石桥名曰“金灯桥”。过了古桥一位和尚迎上前来:敢问几位法师从何而来?

玄奘答礼:我们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灵山拜佛求经的。途经上刹,一则问路,二则斋食。

和尚恭敬顶礼:原来是中华来的人物,气度果然不同凡响。

这时又出来几个和尚,那先来的和尚介绍:这几位是中华来的法师,要去天竺求取真经的,想要在本禅院借宿。

玄奘沉着脸,寺院外那人还在叫骂、、、、、

玄奘:善行,善德、、、、、、你们去外边把那个人带进寺院来、、、、、、、善树,你随我来、、、、、、

玄奘来到寺院一棵树前面,让善树用袈裟蒙住双眼:善树,给你一把鞭子,今天就将你对辱骂佛门弟子之人的仇恨全都发泄出来、、、、、、

玄奘示意那人不要出声,自己脱去袈裟抱住大树,让善行善树捆住自己的双手、、、、、、

善树一肚子的怨气一下子化作了凶狠的抽击:叫你骂和尚、、、、、叫你骂和尚、、、、、、一下、两下、三下、、、、、、玄奘后背的血痕渗出了血珠,却一声不吭、、、、、、

善树发泄够了,扯下袈裟,看到玄奘血淋淋的后背,当时就跪下了:师父,弟子错了,原谅我吧、、、、、、

玄奘叫善行善德将皮鞭交给那人:施主,贫僧教徒不严,冲撞了施主,以致我佛门受辱,如果施主心中有怨气,就用这皮鞭用力抽贫僧,贫僧绝不怪罪施主、、、、、

那人受到极大震撼,拱手道歉:在下言语粗鲁,冲撞了几位法师,愿意赔礼道歉、、、、、、然后慌忙离开寺院、、、、、、

玄奘穿好袈裟,面不改色心不跳,向几位寺院法师顶礼:贫僧修行不深,给宝刹平添许多麻烦、、、、、、

寺院和尚:贫僧亲见法师知行合一、以身示范、教徒有方,真乃我佛门荣光,贫僧亦为我佛门有此高僧感到自豪啊、、、、、

一位后来的年长些的和尚:几位法师有佛缘,值此中秋佳节来到我龟兹佛国,正可观赏灯会休息身心。我龟兹国王名唤金花,今年适逢母后九十华诞,又是五年一次的无遮布施大斋会,特令举国大庆,为此还将国宝龙马从天山迎来城里,列队仪仗以为中秋灯会助兴。


话说师徒四人来到寺院深处,被和尚带到别院幽静之所,简单洗漱之后,便结伴来到街上赏月并观看中秋灯会。

直见“花灯悬闹市,齐唱太平歌“,抬头”六市张彩灯,当空升一鉴“,转身”灯照月增光,月映灯添彩“,回首”万千灯火楼,十里云烟界“。

看不尽兰灯、梅灯、荷灯、桃灯、桔灯、柿灯、鹰灯、鸡灯、鹤灯、牛灯、马灯、猴灯、、、、、、直个是“满城萧鼓乐,彻夜笙歌长“。

善树刚刚犯下大错,因而诚惶诚恐、、、、、、

玄奘看了他一眼:善树,自责是对的。但是对我们佛门弟子而言,自责情绪会导致惶惑也是心境不空的一种,只有彻底放下、无怨无恨才是菩提境、、、、、、还有,你不是要帮为师谋得好脚力吗?

善树这才稍稍安心。

师徒四人一路奔波,尽在沙地荒滩上行走,看到这盛世繁华,清净心在俗世又浣洗了一轮。

玄奘:锦绣场中唱彩莲,太平境内簇人烟。灯明月皎中秋夜,风调雨顺太平年。

前方人群一阵骚动,有人轻呼“龙马来也”,师徒也踮起脚尖看那人浪波动处。

一列仪仗,拥着一队骏马。只见那马个个毛片鲜亮,四肢修长如玉树临风。

当头的两匹马最是出彩:一匹是通体黄金毛色,在灯光下鎏金铄彩,如同刚从太阳中走出;另一匹则是满身白银裹体,在月光里如银泄地,好似才从月宫回到凡间。

后面马队的马匹也都是龙马与汗血宝马的后代,神态自是与凡间耕马天差地别。队伍中间是龟兹国王陪同母后坐在彩衣装扮的象舆之上,乐呵呵地看着熙熙攘攘的赏灯民众。

正在大家聚精会神欣赏龙马的时候,一位敲锣的乐师由于太专心失手将铜锣掉落青石路上,石头遇到铜锣那叫天雷地火,只听得一声霹雳平地起。

那龙马平日里都是在天山草原上,远离人间烟火,今日里来到熙攘吵闹的街市,已经是非常紧张,那锣声对龙马恰似晴天一声惊雷。

马群一阵骚乱,当头的黄金龙马一个人字立前面两蹄腾空如龙吟般长啸一声,声音摄人魂魄。

善行对玄奘耳语:师傅靠后,这马恐怕是惊了!然后和善德护着玄奘回身到安全处避身。

话音未落,黄金龙马已经向着师徒四人方向冲了过来。

善树低叫:机会来了,要不是这马受惊,我这辈子恐怕都没有机会骑乘这黄金龙马。

话音落时,那马已经到了身边,众人一哄而散,四处逃避。

善树侧身避过黄金龙马,抓住马鬃顿觉两手黄金。游行的马是没有鞍镫的,善树只得两膝夹紧马肚,上半身随着马的起伏调整。这一招唤作“舟行浪”,说的是御者像舟船行浪一样随潮势上下左右,在不断地姿势调整变化中保持身体重心定力。

那黄金龙马自出生就在天山草原放牧,从未被真正驯服,更别提被人骑乘,发觉背上多了个不明生物,自是浑身上下不自在,于是便使出浑身力量,前立后挺尥蹶子,扭胯甩腰飞蹄子,使用一切办法想把善树弄下来。这时善树翻身下马背,使出一招“树摇风”,双手紧紧抓住马鬃,身体悬在马的脖子,随着马的左突右冲,善树也从马头的一侧换到另一侧, 暴烈的马前半身是动作幅度最小的,善树使出浑身解数在马的头部悬挂,躲避黄金龙马剧烈搏动的后半身。


    前面挂着一个大活人,黄金龙马无论如何折腾,就是甩不掉善树,于是渐渐失了野性,慢慢平静了下来。

黄金龙马平时在草原上就是头马,头马一旦安静下来,后面的马队也都随之平复。

大家都长吁了一口气,人群也渐渐聚拢来,对着黄金龙马赞不绝口,甚至有人试图从马身上取一根毛,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黄金。

这时国王的侍卫前来,传国王已经看到刚才一幕,为国民安全计暂停龙马游行,陪母后回宫压惊,并传令召善树进宫接受封赏。

玄奘:善树,我们出家人无欲无求不贪不占,不如让武官禀告国王,将封赏用于赈济百姓吧!

善树:师傅,此去天竺取经,路途遥远,我们三人年青体壮尚且吃力,师傅的辛苦可想而知。我意欲向国王借取龙马一匹以为师傅座骑。

善德:如此甚好,这马还可驮经箧,师傅可以一边骑马赶路一边阅读经卷,我们自然也可自在许多。

善行:只是这龙马乃是龟兹国宝,善树虽说立有寸功,恐怕不足以让国王出借龙马!

善树:善行师兄所言有理。出家人习练武艺,乃是为驱邪扶正怯恶扬善传经护法,佛法诸善知识学问才是我佛家根本。如果我们以此区区雕虫小技博取国王好感,即使获取龙马也于弘扬佛法无益。古人云:胜之不武,我佛门弟子岂能以武力服人,只有依靠佛家三藏才是佛门正道。不过我刚才与龙马接触时,有一意外发现。佛祖保佑,也许我们真的有机会为师傅借取龙马一匹,而且就是那匹------“黄金龙马”。

玄奘听得也是眉头一扬,能够成功取得龙马当然好,即便不成听善树刚才一习话,自己这几个徒弟也是精进了许多。

玄奘:取经不是到天竺开始的,而是从脚下的路就已经开始。


师徒四人随同侍卫晋见国王,看不尽铁树银花不夜天,好一个西域大国妙香地。

前方一片规模不是很大的楼宇,那龟兹皇宫虽比不得长安大唐都城的壮观,但也是蕴含了不少工匠的机巧心思。

玄奘:四时峰峦叠翠地,珍楼壮丽碧月中。华灯绚彩浮屠挺,古树颂禅菩提生。

说话时,一行人已经进了皇宫,那国王已经换了朝服,端坐在宝座上等待东土来的和尚。

玄奘:东土大唐佛门弟子玄奘及弟子善行善德善树参见龟兹国国王陛下,愿佛祖保佑龟兹国泰民安。

国王:今天在中秋灯节上降伏黄金龙马的那位法师在哪里?

玄奘:那是贫僧的三徒弟,法名善树。拙徒一时冲动,希望没有冲撞陛下惊吓太后。

国王:名师出高徒,法师身体修长、眉目疏朗、端严若神、音词清远、言谈雅亮,果然是东土大唐高僧风范……

玄奘:国王过奖了,贫僧自幼贫寒,舍身佛门以求普度众生,自剃度之日起就已经将皮囊置之度外。

国王:您那三徒弟身手倒是不错,我只知道东土长安名家辈出,却不知佛门弟子也有这等身手。

善树:弟子幼年曾经师从一位少林武僧学过几年功夫,后来少年时又向一位道家武师学过几年武术,平时跟从师傅坚持以洒扫勤务担水劈柴为锻炼契机,故而能够为保护师傅天竺取经充当护法。

国王:我龟兹国以佛教为国教,国中民众皆崇佛向善。小法师中秋灯节力降惊马,母后特地嘱咐要给予封赏,我特地准备了黄金锦帛一批以为封赏。

善树:国王治理有方,龟兹国一片祥和。出家人慈悲为怀,诸位善施遇到危险,贫僧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这样大的一个国家,需要陛下担心操劳的事情太多了,这件小事就不劳陛下挂心了!

国王不由自主地叹了了口气: 唉,小法师年纪轻轻,居然如此善解人意、、、、、、

善树看了玄奘一眼:国王陛下英明。我师徒四人虽是路过,若是能够帮助陛下释怀,也是佛门光荣善莫大焉、、、、、、

国王心事似乎被触动:唉,法师居然能猜出我的心事,我龟兹国中现在确实有一件祸事。天山龙马乃是当年周穆王西行时,路经我龟兹国时所留之龙马种子与西域汗血宝马结合之天地精华,千百年来我国将龙马及其后代视为国宝珍惜至极,不仅分门别类而且精心饲养呵护备至,那龙马吃的是天山中草药喝得是天山的山泉水,平时除了保卫国土军队征用外不事农耕,凭借这天赐龙马我龟兹国泰民安富贵长久。

最近御马司天官不断奏报,那龙马最近患了疫病,不仅水草不思寝食不安,而且有些居然卧地不起,御马司请了无数兽医马师,却效果全无无计可施。我特令中秋佳节龙马进城游行,一则给国民助兴二则给龙马换换环境希冀转运。这龙马关乎我龟兹国国运,寡人担心国脉断绝愧对先祖啊!

说到此,国王眼圈已经泛红。

玄奘一看这场面,开始有些担心善树面对这种难题有孚众望收不了场:善树,出家人是不能打诳语的。

善树:师傅说的是。弟子在与龙马接触时,发现黄金龙马身上有脓疮,龙马呼出的口气浊而不清,故而弟子猜出龙马患了疫病,弟子愿意赴天山马场一探究竟。如果贫僧能够为龟兹龙马驱除疫病,那必是佛祖保佑弟子恩泽龟兹国民,希望国王能够借取龙马一匹,以助我师徒四人天竺取经,待回归时归还龙马之外,我师徒四人愿赠予所取佛经三藏全套以为答谢。

国王听到此眼睛一亮:小法师若能驱除疫病拯救龙马,就随法师任意选取龙马一匹!

善树:贫僧先谢过国王陛下!我师徒四人愿赴天山马场一探究竟。

国王:御马司天官将陪同法师前去,一切食宿供给将任法师索取。

玄奘:贫僧告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收藏自己
后一篇:佛祖如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