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一篇文章"革命苏丹"来纪念我在苏丹失去生命的同事,并为被绑架的中国工人祈祷

(2012-01-30 09:48:03)
标签:

苏丹

绑架

石油

文化

分类: 开放思维

   革命苏丹

苏丹的政治特点从它的国旗基本可以一目了然,靠旗杆一侧是绿色等腰三角形,象征着在苏丹占统治地位的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右侧是三个平行的宽条,自上而下为红、白、黑三色,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南方黑色人种居民。

苏丹是一个阿拉伯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约3500万人口中70%信奉逊尼派伊斯兰教,主要生活在靠近中东地区的北部,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目前的政府是现任总统巴希尔于1989年发动革命建立的,因此国旗中有象征革命的红色,苏丹人民虽然坚决反抗英国和埃及的侵略,却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苏丹南部的黑人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和拜火教,一小部分信奉基督教。苏丹奉行和平、中立、不结盟政策,主张同东西方国家都发展关系。

苏丹的居民分两种,阿拉伯人和非洲黑人,但其实在中国人看来,他们的肤色都很黑,只不过阿拉伯人的颜色稍浅一些,呈现褐色,本来阿拉伯人是白色人种,但数辈人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沙漠,已经看不出白种人的样子。

 

苏丹是一个世界上较为贫穷的国家,平均生活水平很低。当地的贫富差距很大,当地既有花费上百万美金建造的豪宅,也有家图四壁的贫民。一般来讲,阿拉伯人较非洲黑人要富裕一些。当地有不少的阿拉伯人社区小圈子,如叙利亚移民、约旦移民,每个圈子有自己的俱乐部,他们的生活相对独立于当地人。阿拉伯人最早就是在经商的过程中移民并定居在这里的,历史上阿拉伯商人就很有名,如今阿拉伯人控制了政府和当地的大多数企业,他们的生活明显高于本土的非洲黑人也就不奇怪了。在喀土穆的市区,你总能看到一些漂亮的别墅,带着装饰漂亮的庭院,草坪绿地,鲜花树木,向你展示主人的地位和财富。而苏丹穷人的房子却“家无四壁”,在这些漂亮别墅之间的空地上,你可以不时看到一些流浪的黑人的居所,用家图四壁形容他们的“家”是不够的,因为他们所谓的房子就是用四根木棍撑起一些纸箱的外壳,下面是用钢管和缠绕的绳子制成的床,四面根本没有墙,有的用塑料纸围在四周,好在苏丹除了短暂的雨季,一年中很少下雨,所以问题不大;我观察过其中一家人的生活,他们的主食是用面糊摊成的面饼,类似中国的春饼,一家7、8口人就住在这样的地方。

看到这样的场景,你心灵所受到的震撼是非常强烈的。

有一个西方记者在苏丹拍摄了那幅著名的苏丹难民照片,照片中是一个濒死的骨瘦如柴的女孩,旁边站着一只伺机扑上去的秃鹫,后来那个西方记者在汽车里用废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能够体会到一点那个记者当时的感受到的震撼,那是一种对人性绝望的感觉,你会对人类生命的意义产生怀疑。

正是由于苏丹南北方在民族、宗教、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与矛盾,苏丹爆发了两次内战,第一次是1955-1972年间,第二次始于1983年,持续至今,就是著名的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前不久,从报纸上得知,在苏丹南部有中国工人被反政府武装杀害,令人扼腕。

联合国近些年来一直在对苏丹进行人道主义援助,但效果并不是很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联合国机构自身的一些问题。

我曾经在一个苏丹富豪(就是上篇文章中提到的埃米尔的兄弟)的办公室中,碰到一个联合国官员。那个联合国官员走后,富豪炫耀地告诉我那是一个在苏丹执行人道主义援助的联合国工作人员,他们公司获得了为联合国承担运输人道主义物资到全国的合同,他还告诉我,那个联合国人员将所有的工作(包括分配)都承包给了他们公司。

我回到公司后,建议不要把运输合同授予这家公司,而是与苏丹政府协调,由一个国际性物流公司承担这项工作。因为在那个富豪的豪华住宅附近就有不少苏丹难民,而他们的生活却从没有得过改善,更别说南方的难民了,他的公司没能做好这项工作,天知道那些救灾物资最后都到了哪里!

 

在苏丹的主要城市,尤其是首都喀土穆,士兵背着枪在大街上值勤是天天都能看见的场景,时间久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在苏丹港的时候,有一次到海边玩的太晚了,在回去的路上不小心闯进了苏丹港的安全区,正在行驶的车前面突然跳出来一个士兵,端着枪正对着汽车,我们虽然已经习惯了苏丹大街上带枪的士兵巡逻站岗,但这种阵势还是第一次遇到,大家本能地全趴下了------万一枪走火可就不好玩了,后来司机用在平时买菜时练就的几句阿拉伯语解释了好半天最后才脱险。

使人欣喜的是,最近苏丹政府正在和南方的“苏丹人民解放军”等反政府组织进行谈判,并签订了一些和平协议。

真诚的希望苏丹人民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发展国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

 

苏丹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但同时也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

早在19世纪末,西方列强殖民非洲时,苏丹人民就于1881年爆发了穆哈默德•艾哈迈德领导的马赫迪反英大起义,当时曾经镇压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英国人戈登是当时的苏丹总督,1885年,起义军占领首都喀土穆,攻入总督府的战士用一根长矛刺进戈登的胸膛,击毙了这个殖民主义者。

这段经历拉近了同在近代受殖民主义压迫的中国和苏丹的距离。

现在苏丹的总统府就是当年英国的总督府。

 

苏丹总统巴希尔为了让中国朋友对这段历史进行重温,特地选了一个周末专门向在苏丹的中国人开放总统府。经历了百年沧桑的建筑依然威严,漫步在绿树成阴的总统府里,感受着苏丹人民和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总统里面陈列着当年殖民主义者留下的刀剑和掠夺的象牙,其中一对象牙足有3米高,据说是非洲苏丹最大的象牙,拼成拱形的象牙见证了殖民主义者对非洲的残忍掠夺。

 

苏丹在1989年的革命中触犯了美国的利益,遭到了长期的经济制裁,这进一步加剧了苏丹的贫困。

1998年8月20日,美国人轰炸了位于苏丹首都喀土穆的希法制药厂,理由是那是一处和拉登有关的“化学武器生产工厂”。

我当时就在喀土穆,轰炸是在当地时间晚上进行的。第二天,我和当地司机奥斯曼驱车前往轰炸现场,药厂位于尼罗河对岸的工业区,前天晚上刚下过雨,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味,但这种气味让我感觉有些紧张,怀疑是否是化学武器的味道。我们先围着药厂转了一周,看到现场有很多群众围观才放心的走近观察。美国的巡航导弹炸的很准,正命中厂房,厂房的外形还基本完好,里面却已经被彻底摧毁了,离厂房只有一米的围墙也完好无损,让人叹服美国佬导弹技术的先进。第二天我们又驱车到了美国大使馆,那里已经是一片狼籍,愤怒的苏丹群众在示威游行后捣毁了一些建筑,那里的灯和玻璃没有一个是完整的,垂下的灯座好象是在向苏丹人认罪。

苏丹政府断然否认这是一个生产化学武器的工厂,据我观察,这的确是一个民用药厂,否则第二天早晨苏丹政府不可能允许那么多人靠近轰炸现场,也没发现哪个围观者有不良反应,包括我在内。

希法药厂是苏丹最大的药厂,也是非洲主要药厂之一,主要生产治疗儿童疾病的药物,除供苏丹国内使用外,还出口伊拉克、也门、乍得和尼日利亚。

这个药厂被炸毁,不知道又要有多少儿童因缺少医药而丧命。

可是,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弄清这里的真相呢?

 

国际政治中,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的“真实的谎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