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话龙:中国龙、西方龙和印度龙
(2012-01-04 16:44:51)
标签:
龙龙年中国龙西方龙印度龙文化 |
分类: 历史宗教 |
中国龙、西方龙和印度龙
这几种都叫“龙”的神话动物其实是在历史上的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失误导致的,准确的说,西方龙、印度龙与中国龙不是一种事物,只是彼此的一些相似点导致了翻译的错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古代的人们相信神话中的一些动物是真实存在的。
中国文化中的龙,有着图腾般的高贵地位,在西方文化中并无对应物。把龙说成dragon ,纯属牵强附会。
首先,中国的龙是代表的神圣,而在西方龙一般代表邪恶。中国龙和西方龙虽然是虚幻的,但是也有相似与不同之处。相似之处都体形巨大,会腾空飞翔。不同之处是中国龙喷水,西方龙吐火。西方龙有双翼,中国龙有四爪。西方龙则更像恐龙一些。
“夫龙者畜也。卑下恶类。然有大威不可力竞。乘云驭风蹈虚履水。非人力所制。……龙曰:我以恶业受身为龙,龙性猛恶不能自持。”
从印度人口中描述的“龙“来看,“印度龙”明显和同时期的中国龙不是一种东西,但也有一些相似点:
1、和中国龙神圣的地位不同,“印度龙”被当作畜生一类,连普通人的地
位都不如,“夫龙者畜也。卑下恶类。”,人只有在做了坏事或错事受惩罚的时候才会变成龙(“龙曰:我以恶业受身为龙”)。
2、龙有很大威力,能腾云驾雾凌空飞腾,不是人力所能制服的。这些特点
和中国龙又非常相似。
当然将印度传说里生活在水中的这种神奇的动物翻译成“龙”不是玄奘首创,在之前法显所撰写的《佛国记》中记载的佛教故事中也是翻译成“龙”,玄奘很可能是受法显的影响沿用了这一翻译,从《大唐西域记》的内容来看,玄奘不仅对中亚和南亚国家的记述内容更全面详实,而且对涉及到了国家地理等名称的翻译也要比法显准确,但是由于法显的《佛国记》比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早200年,所以《佛国记》中的翻译内容已经在中国文化扎根,很难再改变了,上面说到的“龙”是一个例子,另一个例子就是对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观音菩萨的翻译,法显翻译为“观世音”,而玄奘认为这是一个翻译错误,应该翻译为“观自在”,但是由于“观世音”的称呼已经深深扎根,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花了一些精力来来谈论龙,就是为了说明在汉语中的“龙”字被滥用了,最失败的翻译莫过于将龙翻译成dragon 或反之,在法显和玄奘将印度人描述的生活在水里的一种神话动物翻译成龙时,他也犯了类似的错误。
印度龙不是中国龙,此龙非彼龙。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印度龙的误解比对西方龙的误解要早1000多年,而且印度龙的一些特性随着佛教故事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中国龙的特性。
近来国内有关于是否更改“龙”作为中国国家图腾象征的争议,我觉得改变“龙”作为中国国家图腾的地位没有必要,龙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很大一部分内涵,所以不容更改;需要改变的是它被翻译成“DRAGON”的错误做法,我们应该另外寻找一个合适的英文单词去代表“中国龙”,如果确实没有合适的,新造一个英文词也是必要的,并通告世界各国,以改变这个翻译错误导致的中国被西方社会误解,这是很有必要的。韩国首都汉城改名首尔就是例子,国内的联想不也将LEGEND改名LENOVO了吗!这个问题要慎重,但不能无所作为!而且一旦有了可行方案,要行动迅速,全面推广使用,尽早结束这个在东西方文化间造成很大误解的争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