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学英语的一大误区——英文童谣

(2010-01-30 13:06:46)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读随想

    儿童学习英文童谣的三个忠告:

     1.学习英文童谣,往往不能达到让孩子学会英文交际,即“说出英语”的目的,这与孩子“音韵主导”的认知方式有关。

    2.学习英文的最终目的是具有交际能力,这需要老师创设很多交际情景,引导孩子自主表达,而不是教孩子重复英文童谣。

    3.要区分值得学的英文童谣及浪费时间的童谣,并且要确定孩子的理解水平足够把童谣内化为交际能力。

   朋友聚会时,孩子们常常会被邀请表演节目,“英文童谣”常常是表演节目的不二选择。妈妈鼓励说:“给大家说一个幼儿园学的five little monkey吧!”孩子便开始手舞足蹈、流畅连贯地把这个童谣说下来了,博得一片掌声。但此时,若是你问孩子:“童谣说的什么意思?”再具体一点,里面的“jumping”是什么动作?"bed"是什么东西?我敢说,大部分孩子会一片茫然——他们看似能够“说”英语,但实际上只是小鹦鹉式的“重复”,学会了发音,不知意思。

   对于幼儿英语教育,现在很多人还存在着“要多教英文童谣”的误区,认为孩子能够从英文童谣中获得韵律感、英语语感,并且达到会“说英语”的目的。“韵律感、语感”英文童谣或许能够给孩子,但达到“说英语”的目的,往往不是英文童谣能够做到的。这与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关。3年前,我们曾经做过一项“北京童谣”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童谣孩子虽然能够流利地说下来,甚至配合动作,但他们说不出这个童谣是什么意思。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小时候常常说的童谣:“小皮球、香蕉梨、马连开花二十一……”是什么意思?我们说不出来!原因在于,孩子的认知和大人不同,大人认识事物时很注重其含义,比如,我对一个成人忽然说一句apple,他一定会追问我apple是什么意思。但如果对一个幼儿说apple,并且配上滑稽的腔调,有趣的动作,大部分的幼儿肯定不会追问我说的是什么意思,而是会被我的强调和动作吸引,开始跟我重复apple这个词,并且被逗得很开心。因此,吸引大人的往往是意义,但吸引孩子的往往是有趣的韵律、腔调等形式上的东西。由于孩子认知的这个特点,他们学英语的时候往往不会自主思考“这个词是什么意义?”“这句话该怎么用?”他们学习英文童谣的时候,只是被朗朗上口的韵律和有趣的动作吸引,像鹦鹉学舌一样学会了这些发音。不明白意思,又怎么能在需要说的时候说出英文呢?因此,通过英文童谣往往不能达到让孩子能“说英语”的目的,培养出来的只是一群会模仿、重复英语发音的小鹦鹉而已。

   学习语言,最终的目的便是交际,如果孩子只是一只小鹦鹉,那么他无法自主产生英文句子,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因此,在我的课堂上,我更重视孩子的英文交际能力。学习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型,我们都会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孩子学会把单词说在正确的地方,把句式用在正确的场合,哪怕孩子在把句式和单词进行替换、拼接的时候语法存在问题,也不用去一一纠正——因为最重要的,是孩子通过英语学习,能够表达他心中所想,想说什么就能说出什么,别人说的也能听懂,语法的问题孩子随着学的多了慢慢就能归正,不要因为这些细枝末节打击孩子说英语的积极性。

    当然,我也教孩子很多歌谣,但前提是:孩子学童谣之前的词汇、句型积累已经足以让他理解这个童谣的意思,而且在说童谣的时候,要通过动作不断提醒孩子注意所说句子的意思。比如,我的孩子也学five little monkey这个童谣,但是学童谣之前,我要确保她已经明白monkey、jumping、head等几个决定能否理解童谣意思的词,以及她能够理解童谣的这种句式。学完了这个童谣,我就会故意引导她将童谣里的单词短语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描述自己或其它物品,这样,就达到了将童谣作为工具,最终拓展孩子英文交际能力的目的。

    在学习英文童谣时,也要注意区分值得学的童谣和不值得浪费时间的童谣。有些童谣为了追求韵律的和谐,其中的英文句子过于抽象,比较零散,而且词句都不常用,不利于孩子英文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这样的童谣不用浪费时间教给孩子。优秀的童谣,应该是包含常用词及交际用语的,能够通过朗朗上口的韵律,让孩子学会某类交际句式,从而具有某种英文交际能力的童谣。

    在之前的博文里,除了特别标明的几首童谣,都是我为了孩子学习某一类交际用语自己写的小歌谣,比如“手指歌”是为了让孩子掌握change into这个短语以及little worm、walking crab等常见动物的单词,学会这首歌谣后,孩子想表达某种变化的时候就知道该怎么说。再如“拍手跺脚歌”是为了让孩子掌握关于手、脚动作的单词、短语和相关表达,学会这首歌谣后,孩子就能表达身体的动作。还有“teddy bear”这首从剑桥英语上摘抄的歌谣,是为了让孩子掌握“摸……”“吃……”“梳头”、“关灯开灯”、“上楼下楼”等日常生活用语。有些书上的歌谣很好,但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因为如果他的理解力、英文水平不足以理解那个童谣的话,学习那个童谣就不能内化为交际能力,只能是“鹦鹉学舌”。

     综上所述,儿童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英文童谣只是辅助手段,不是最终目的,我们根本是为了让孩子具有英文交际能力,不是培养一只只会重复的小鹦鹉。因此,在教孩子英文童谣的时候要慎重,区分优秀的对孩子的交际能力有帮助的童谣,并且确保孩子的能力足以理解童谣的单词、句式,这样,孩子通过反复练习和老师、家长的引导才能将童谣慢慢内化为自身的交际能力,让孩子“说”英语,而不是“重复”英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