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巧克力地图之八

标签:
美食巧克力 |
分类: 美食 |
http://s9/bmiddle/632bf8d4g72e93bfdf078&690
本来只是去买面包,不过付款的时候眼睛一亮----收银台前那些整整齐齐气宇轩昂的巧克力大排们,不正是上一篇刚提到过的Michel Cluizel吗?
这家店叫穀屋,英文名字House of Flour,在地铁二号线张江高科站外50米。
他家主要是做西点和面包的,日常也有简餐和下午茶提供。看了一眼点评网,上面有人说这家店有“传说中史上上海滩最好吃的甜品”,也许有些夸张,不过上海滩第一流应该是不错的。以前还没有Michel Cluizel的时候,awo还喜欢他家的香草摩卡榛子蛋糕。喜欢吃西式甜点的朋友也不妨一试。
上一篇上海地图之七中提到Cheese & Fizz也有Michel Cluizel,而这家穀屋的优势是:更便宜!!!
awo依稀记得Cheese & Fizz里面每块大排大概要50多或者60元,而穀屋只要39元,39元,39元----这样的价格简直就是半卖半送啊,堪称价廉物美政治正确态度精英……
和店主聊了几句,询问是否有别的包装,结果店主从仓库里翻出一个超级华丽的盒子,就是照片里的套装啦。不过,这一包装和Cheese & Fizz里的套装并不一样。照片中左边四个小盒里分别是烘焙过的可可豆、可可碎片、可可脂和cocoa mass(就是chocolate liquor,不知道中文怎么翻译),然后五种薄片的口味分别是:33%的白巧克力,45%的牛奶巧克力,72%的黑巧克力,85%的黑巧克力,以及圣多明哥某种植园的单一来源可可豆的黑巧克力(之前两款黑巧克力是用来自几个国家的可可豆混合调制而成)。
而Cheese & Fizz出售的Michel Cluizel套装,则全部是单一来源可可豆的黑巧克力,除了圣多明哥的这款以外,还有可可豆来源是新几内亚、委内瑞拉、马达加斯加和San Tome的另外四款。穀屋的套装是了解Michel Cluizel整体水平的绝佳选择,而Cheese & Fizz的套装则是比较各产地风味的心水之选。
至于价格,由于awo是第一个购买Michel Cluizel套装的顾客,之前这个套装根本未定价,穀屋的店主当场找出计算器来算出个218元的价码。考虑到这一套装的净重只有105克,这个价格有点略高,和在巴黎购买精品巧克力的价格几乎持平。Cheese & Fizz的套装是80克,120元。
是的,这样的价格在上海其实并不算便宜。不过,你品尝到的每一口都是对得起这个价格的。穀屋的店主就向awo抱怨到,很多顾客嫌他家的东西贵(一块蛋糕通常都在30元以上),但是却并不了解原料本身就所费甚巨(蛋糕里用的巧克力都是Valrhona和Michel Cluizel的出品)。
随着阅历的增多,awo越来越明白到好吃的东西是需要真金白银花差花差的。当然,这里所说的好吃的东东价格不菲,是与大众产品的平均价格水平相比的,并不是真的价格虚高;而且即使有钱也不一定懂吃:那些喜欢以“很多人开着奔驰宝马去某家小店吃”来标榜美味的人,并不清楚花钱和美味两者之间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贵族(和现在的某些“名门之后”没关系)已死、暴发当立的环境中。
就好象这样一种说法:“认为钱买不到快乐的人,其实是因为钱还不够多,或者不知道去哪里买”----套在吃货这一方面,可以具体而微之成为:认为有钱也吃不到美食的人,其实是因为钱还不够多,或者根本不懂怎么买怎么吃。
穀屋的地理位置稍微偏了一点,不过满大街小巷地寻找好的小餐馆、小杂货铺、小博物馆什么的,也自有乐趣在其中。
另外,店主还提到将在浦西的北京西路再开一家店----一个好消息,但是一向八卦的awo再奉送一个自己在黑暗中揣摩出来的坏消息:地段贵了很多,不知道价格方面是否会上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