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农坛-拜店-太岁殿-神仓-井亭-观耕台-天神地祗坛石龛

(2022-04-07 13:44:24)

先农坛:拜殿。建于明永乐18年(1420),建筑面积约860平方米。面阔7间50.96米,进深3间16.88米,前置月台,中为穿堂,皇帝前往太岁殿上香时由此穿过……拜殿东南侧建有砖石结构的焚帛炉一座,黑琉璃瓦绿剪边屋顶,正面有三个拱券门,用于在祭祀时焚烧祝帛祭文,是北京体量最大的焚帛炉……

先农坛-拜店-太岁殿-神仓-井亭-观耕台-天神地祗坛石龛

先农坛:太岁殿。明永乐18年(1420)始建。曾供奉太岁、风云雷雨、山岳海河等神灵。明嘉靖时起,专门祭祀太岁及十二月将等自然神祗。冬至、立春及遇到水旱灾害时,均在此进行祭祀太岁的仪式……

先农坛-拜店-太岁殿-神仓-井亭-观耕台-天神地祗坛石龛

太岁殿:采用金龙和玺彩绘,面阔7间51.35米,进深3间25.7米,建筑面积1118.2平方米。其木构架结构形式基本与故宫太和殿上层相似。屋面单檐歇山式,黑琉璃瓦绿剪边。柱础石为素面覆盆式,檐柱高6.2米,柱头有砍杀。金柱高10.35米,室内总高15.97米。斗硕为7踩单翘双昂鎏金斗硕,明间及次间补间斗硕6攒,稍间及尽间为4攒,四周包括4攒转角斗硕共用柱头斗硕22攒,补间斗硕96攒……

先农坛-拜店-太岁殿-神仓-井亭-观耕台-天神地祗坛石龛

先农坛:太岁殿院落建筑群。占地约9076平方米,共有四座单体建筑,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为拜殿、太岁殿,东西两侧厢房22间,建筑间用围墙相连,拜殿两侧墙及东西墙北侧共设四座随墙门……

先农坛-拜店-太岁殿-神仓-井亭-观耕台-天神地祗坛石龛

先农坛-拜店-太岁殿-神仓-井亭-观耕台-天神地祗坛石龛

先农坛-拜店-太岁殿-神仓-井亭-观耕台-天神地祗坛石龛

先农坛-拜店-太岁殿-神仓-井亭-观耕台-天神地祗坛石龛

先农坛-拜店-太岁殿-神仓-井亭-观耕台-天神地祗坛石龛

先农坛:神仓圆廪。建于明嘉靖10年(1531),位于太岁殿东侧,曾为明代旗夀庙,乾隆18年(1753)改建为神仓。明清时期,储存皇帝亲耕田地收获的粮食,作为祭品用于家坛庙祭祀。为避免粮食遭受虫害,在建筑上使用雄黄玉(三硫华砷)彩画,颜料有剧毒,可驱虫。为防止谷物发霉,便于通风换气,在仓房上开有气窗……

先农坛-拜店-太岁殿-神仓-井亭-观耕台-天神地祗坛石龛

先农坛:井亭。由于井亭整个结构是露明的彻上明造,故井口要呼应亭子平面形状,还要与各面长了尾巴的溜金斗栱结合得天衣无缝。在木结构的屋架中央留出一个开口是个智慧上的挑战!井亭平面越复杂,设计和建造这个有洞的木屋架就越是困难……

先农坛-拜店-太岁殿-神仓-井亭-观耕台-天神地祗坛石龛

先农坛:天神地祗坛石龛。明嘉靖时期根据典章制度于先农坛内坛南门外增建,供奉风云雷雨、山岳海渎等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保佑农业丰收,体现了古代重农尊祖的思想…

先农坛-拜店-太岁殿-神仓-井亭-观耕台-天神地祗坛石龛

先农坛-拜店-太岁殿-神仓-井亭-观耕台-天神地祗坛石龛

先农坛:观耕台。始建于明永乐18年(1420)。明代为木制,皇帝亲耕前临时搭建。乾隆19年(1754),改建砖石结构。坛台座北朝南,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台座用黄绿琉璃仰覆莲式成造,南、东、西三出陛,各建八级台阶,雕有精致花纹。台面铺设金砖,环以汉白玉雕栏,台下用雕刻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砖砌成须弥座。观耕台前,有一亩三分耕地,为皇帝行藉田礼时亲耕之地。明清仲春时节,在先农坛亲耕大典中,皇帝抚犁完成三推三返后,登上观耕台,坐在宝座龙椅上观看王公九卿和耆老农夫进行耕种……

先农坛-拜店-太岁殿-神仓-井亭-观耕台-天神地祗坛石龛

先农坛:蓝天、红墙、巨木……

先农坛-拜店-太岁殿-神仓-井亭-观耕台-天神地祗坛石龛

先农坛-拜店-太岁殿-神仓-井亭-观耕台-天神地祗坛石龛

先农坛-拜店-太岁殿-神仓-井亭-观耕台-天神地祗坛石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