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礼泉九嵕山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2021-09-06 11:20:41)

大唐盛世的基础是太宗李世民打的,依山为陵不与民争利也是太宗为大唐皇帝带的好头,礼泉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关中唐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礼泉县的九嵕山上,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昭陵南面陪葬墓众多,据说有陪葬墓180余座,基本算初唐帝陵,很有代表性。从唐贞观十年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为止,昭陵陵园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据说文德皇后去世前给太宗说要俭薄,"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不过也不一定,太宗书法精妙,据说昭陵藏宝多多,著名的王羲之《兰亭序》就在里面。

 

昭陵是阎立德、阎立本的杰作,据史书记载,昭陵玄宫建筑在山腰南麓,穿凿而成。初建时驾设栈道,栈道长400米,即230步,文德皇后先葬于玄宫,而栈道并未拆除,就在栈道旁之上建造房舍,供宫人居住,象对待活人一样对待皇后,待太宗葬毕,方拆除栈道,使陵与外界隔绝。玄宫深75丈,石门五道,中间为正寝,是停放棺椁的地方,东西两厢排列着石床。床上放着许多石函,里面装着殉葬品。墓室到墓口的通道上,用三千块大石砌成,每块石头有二吨重,石与石之间相互铆住。据《旧五代史.温韬传》载,"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陵墓的外面又建造了华丽的宫殿,苍松翠柏,巨槐长杨。

昭陵去过多次,也亲自从南坡爬到山顶从北司马门出来,如今在灵山南侧,有疑是南门遗址,献殿遗迹,出土的献殿鸱尾如今藏在大明宫博物馆;在半山坡上有疑是放祭品的多孔石洞,栈道石孔遗迹,在疑是玄宫入口出有大量残砖等。北司马门设置有祭坛,还有那曾经的昭陵六骏。六骏的名为"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马呙"、"白蹄乌"。现存西安市碑林博物馆,其中"飒露紫"、"拳毛马呙"二骏,于1914年被盗运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昭陵六骏刻于贞观十年,各高2.5米,横宽3米,皆为青石浮雕,姿态神情各异,线条简洁有力,威武雄壮,造型栩栩如生,显示了我国唐代雕刻艺术的成就。在"飒露紫"中表现了唐太宗在与王世充作战时为流矢所中,丘行恭进前为他拔箭那种亲切形象。在司马门内列置了十四国君长的石刻像:突厥的颉利、 突利二可汗,阿史那社尔、李思摩、吐蕃松赞干布,高昌、焉耆、于阗诸王,薛延陀、吐谷浑的首领,新罗王金德真,林邑王范头黎,婆罗门帝那优帝阿那顺等。这些石像早年已遭破坏,如今可见者有七个题名像座,几躯残体和几件残头像块,石刻都是新造的。

李世民是盛唐开明君主的代表,除了善于纳谏外,书法造诣也很高,比较开明,比如其名“世民”,本是最常用极普通的汉子,避讳起来国人就都很麻烦,但他并不让避讳单字“世”和“民”,而仅避讳连用的“世民”二字,所以在他当政的年代,部门有民部,臣子虞世南,李世绩,这些都不需要改名称避讳姓名。昭陵依九嵕山特点,并未发现有东西门,南门比价陡峭,虽设有献殿之类,攀爬不易,主要祭祀都在比教平坦的北司马门,这在唐陵还是比较特殊,南面一线陪葬去也是按照亲疏由近及远,非常壮观。看完建陵顺便看看旁边的昭陵。大唐盛世的基础是太宗李世民打的,依山为陵不与民争利也是太宗为大唐皇帝带的好头,礼泉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关中唐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礼泉县的九嵕山上,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昭陵南面陪葬墓众多,据说有陪葬墓180余座,基本算初唐帝陵,很有代表性。从唐贞观十年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为止,昭陵陵园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据说文德皇后去世前给太宗说要俭薄,"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不过也不一定,太宗书法精妙,据说昭陵藏宝多多,著名的王羲之《兰亭序》就在里面。

 

昭陵是阎立德、阎立本的杰作,据史书记载,昭陵玄宫建筑在山腰南麓,穿凿而成。初建时驾设栈道,栈道长400米,即230步,文德皇后先葬于玄宫,而栈道并未拆除,就在栈道旁之上建造房舍,供宫人居住,象对待活人一样对待皇后,待太宗葬毕,方拆除栈道,使陵与外界隔绝。玄宫深75丈,石门五道,中间为正寝,是停放棺椁的地方,东西两厢排列着石床。床上放着许多石函,里面装着殉葬品。墓室到墓口的通道上,用三千块大石砌成,每块石头有二吨重,石与石之间相互铆住。据《旧五代史.温韬传》载,"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陵墓的外面又建造了华丽的宫殿,苍松翠柏,巨槐长杨。

昭陵去过多次,也亲自从南坡爬到山顶从北司马门出来,如今在灵山南侧,有疑是南门遗址,献殿遗迹,出土的献殿鸱尾如今藏在大明宫博物馆;在半山坡上有疑是放祭品的多孔石洞,栈道石孔遗迹,在疑是玄宫入口出有大量残砖等。北司马门设置有祭坛,还有那曾经的昭陵六骏。六骏的名为"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马呙"、"白蹄乌"。现存西安市碑林博物馆,其中"飒露紫"、"拳毛马呙"二骏,于1914年被盗运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昭陵六骏刻于贞观十年,各高2.5米,横宽3米,皆为青石浮雕,姿态神情各异,线条简洁有力,威武雄壮,造型栩栩如生,显示了我国唐代雕刻艺术的成就。在"飒露紫"中表现了唐太宗在与王世充作战时为流矢所中,丘行恭进前为他拔箭那种亲切形象。在司马门内列置了十四国君长的石刻像:突厥的颉利、 突利二可汗,阿史那社尔、李思摩、吐蕃松赞干布,高昌、焉耆、于阗诸王,薛延陀、吐谷浑的首领,新罗王金德真,林邑王范头黎,婆罗门帝那优帝阿那顺等。这些石像早年已遭破坏,如今可见者有七个题名像座,几躯残体和几件残头像块,石刻都是新造的。

李世民是盛唐开明君主的代表,除了善于纳谏外,书法造诣也很高,比较开明,比如其名“世民”,本是最常用极普通的汉子,避讳起来国人就都很麻烦,但他并不让避讳单字“世”和“民”,而仅避讳连用的“世民”二字,所以在他当政的年代,部门有民部,臣子虞世南,李世绩,这些都不需要改名称避讳姓名。昭陵依九嵕山特点,并未发现有东西门,南门比价陡峭,虽设有献殿之类,攀爬不易,主要祭祀都在比教平坦的北司马门,这在唐陵还是比较特殊,南面一线陪葬去也是按照亲疏由近及远,非常壮观。

礼泉九嵕山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礼泉九嵕山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礼泉九嵕山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礼泉九嵕山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礼泉九嵕山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礼泉九嵕山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礼泉九嵕山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礼泉九嵕山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礼泉九嵕山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礼泉九嵕山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