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视剧《赵氏孤儿案》与历史上的晋赵渊源

(2013-08-26 10:32:46)
标签:

散文

历史知识

历史评论

赵氏孤儿案

    冗长的电视剧《赵氏孤儿案》一直没时间看,这回利用年休假,将这部长篇之作看了一遍,说实在的以前看了不少有关赵氏孤儿的戏曲,有秦腔有京剧,还有儿时的连环画。不过感觉电视剧《赵氏孤儿案》还是脱不了这些历史作品的影子,再加上迎合了现代官场斗争色彩,有不少耳目一新之处。虽然不是历史,但历史脉络倒还是清晰的。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历史上的赵氏孤儿案,这一偶然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历史,改变了战国的格局,使得后来的战国时更加代丰富多彩。

    据《史记》记载,晋国的祖先是周武王的儿子,姓姬名虞,后来周成王将其封在黄河、汾河以东方圆百里的唐地,所以又叫唐叔虞,叔是字的意思。他的儿子叫燮后来迁到晋水旁居住,就称作晋候。赵家的祖先与秦同源,以善御马著称,其祖上的造父因在周缪王平叛中驾车有功,被周王赐以赵城,就是现在的河北赵县,后来脱离周王室来到晋国辅佐晋文侯,这便是晋国赵氏的由来。

    赵氏在晋国的历史上功业巨大,特别是赵衰曾作为“五贤士”之首帮助晋国公子重耳辗转十九载后登基成就霸业,赵衰忠心耿耿,除了功勋卓著外还和晋文公是挑担子,所以赵家的实力是如日中天。他的儿子赵盾秉承祖业,位高权重,因在晋灵公的继位问题上得罪晋灵公,一直受到暗害。后来晋灵公荒淫无道,被赵盾的昆弟赵穿弑杀,这件事虽合赵盾之意,但赵盾纵容弑君这一事件在当时属大逆不道,也是他的忠臣形象大打折扣,也为后来的赵氏孤儿案埋下祸根。

    赵氏孤儿案始末:晋国历来以内乱著称,而赵氏孤儿案便是晋国最著名的内乱之一。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当权,面对赵氏的日益壮大,就翻出了祖上弑君的旧账,私自带兵包围了赵氏当时居住的下宫,灭了赵氏一族,赵氏一门中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无一幸免,只有赵朔的妻子因为是晋灵公的姐姐,身怀有孕躲进宫中得以幸免,不久又产下一子,就是赵氏孤儿取名赵武。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赵朔的朋友程婴互相分工,救出孤儿后又在外面买了个婴儿以假乱真。为了掩盖真相,两人又合作上演了一出搜孤救孤骗过屠岸贾,赵氏孤儿则被程婴藏匿山中。十五年后晋景公知赵氏孤儿仍在,便与当时的将军韩厥商议,私昭孤儿入宫,诛杀屠岸贾一族,在孤儿赵武为父报仇做了大夫之后,程婴自杀,实现了他追随公孙杵臼的大义承诺,孤儿赵武为程婴守孝三年,代代祭祀,这便是当今电视剧《赵氏孤儿案》的历史梗概。

    关于赵氏孤儿的民间历史传说版本甚多,有评书戏曲等多种形式,为宣扬忠义大义,大多比较夸张而且离奇,比如电视剧上说程婴用自己的儿子换了孤儿,还使自己的老婆因此疯了;而京剧、秦腔等戏曲剧本更极端,说程婴为抢夺自己的孩子去冒充孤儿而不惜亲手杀了自己的老婆。不过无论如何,赵氏孤儿被救后,赵武做了大夫,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大夫的势力在晋国逐渐做大,历尽数代,形成了韩、赵、魏三大家,强龙难压地头蛇,面对晋国名存实亡的现实,没落的周王室也只得分封这三家为诸侯,到了晋静公二年,三家终于瓜分晋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国就此形成;值得一提的是赵氏孤儿案作为历史中的一个点,应该作用巨大。按照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如果没有赵国,可能会有别的来填补历史上的这一段,但我们至少可以这样说,赵氏孤儿这一个案,改变了当时历史的局部走向,是我们有机会看到后来的胡服骑射、围魏救赵、完璧归赵等等有关赵国的经典历史瞬间,为后来的精彩纷呈的战国历史平签了浓重的一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假日自助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