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桐原创微语录【2019-03C】

标签:
杂谈 |
分类: 微博片语 |
一个城市,总有喧闹、拥挤的街头,也有冷清、孤寂的街角。有人从街角走向街头,也有人从街头走向街角。他们都走向目的地,以致从原先的目的地出发;或者漫无目的行走,而不选择停留,更遑论对曾经目的的坚守。
2019-03-31
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异,不在于功利层面。事实上,赚大钱的常常不怎么读书(并非“念书”),自古更是“刘项从来不读书”,但读书将对精神层面产生深刻影响。精神是无形的、抽象的,故易被物质挤占。虽然“丹青难写是精神”,但它毫无疑问并非看不见、摸不着。读书是潜移默化的,一是短线之隐性,二是长线之显性,所以得有耐心。可说到耐心,又事实上已偏离本质。读书的大用,在于直接关系一个人是否自我安顿,也即安心在哪一个层次、安魂在哪一个频道。
2019-03-30
看见的是“今天”,看不见的——你以为不存在,却不知不觉朝你走来,猝不及防成为你的“明天”。你也许以为造化弄人,哪知是自己当初种下的因。不在今天看见,那么在明天,终究会成为你看见了的命运。
2019-03-29
遭遇陷阱是必然的,关键是跨过陷阱,而并非争论是否会面临某个陷阱。预警是安全体系的一部分。只有踩着平地的时候听到警报,才是及时的并富有建设性——虽说警报在此时大多仍是假想,而没法像已经落入陷阱那样被确凿验证。
2019-03-26
若停留于物欲,势必是滚雪球似的加法,却没有“1+1”的满足。只有进入精神的、价值的层面,才真正有身外之物的概念,继而有对外做减法、对内做加法的需求,那“1+1”才真正走向充盈的自身。
2019-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