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桐原创微语录【2018-12C】

分类: 微博片语 |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这是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一句名言,从中可感知一种弹性,却又是不乏进取的弹性。人是“一撇一捺”之组合,该“撇”的大胆撇,能“撇”的坚决撇,其余便留给“捺”来收场。
2018-12-31
快乐,经常“隔行如隔山”,以致不能够理解或被理解。比如,为拍一组鸟照片,有些专业摄影师起早摸黑,在某个点一卧就是三天。至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颜回,其快乐更非常人可及。快乐的不同,源于需求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或属生理之乐,或属心理之乐,或为了后者愿牺牲前者,自然是纷繁多样。但正如万变不离其宗,快乐的本质也相通。不过多数人“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又因方位、层次所限,只能留下“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受。
2018-12-30
昨晚切萝卜,切着了食指,却没流一滴血——原来,仅仅割破了皮。切成这般,堪称经典。假如在年末作一番鼓吹,自然得夸赞刀功,对分寸、火候的拿捏犹胜庖丁。但我深知该“经典”本缘于疏忽,乃至因刀功不过硬。只不过凭借无比的运气,才成就了非凡的“完美”。
2018-12-29
李煜、李清照是愁情极重的诗人,言愁之名句也最多。前者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后者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相比之下,李白属于为诗而“装腔作势”的——虽道“举杯销愁愁更愁”“与尔同消万古愁”,就气质论,以太白之豪放不羁,或许有那么些烦,甚至有一点怨,却不会有双李那许多愁。
2018-12-27
近与远是相对的。虽千里之遥,却能触摸到心跳;听得着呼吸,却似关山千重,以致相互映衬,更懂得什么是表象、什么是实质,明白世上的标尺从来不只一把,量出的结果也自然不同。
2018-12-26
生命是连续的片刻,又是随机的片段。“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凡以后想得起来的,都是一种存在,多少有其意义。除此之外,便似化去的雪泥,连汇入大数据的垃圾都抵不上的。
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