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最早描绘了人类社会的乌托邦,其实连他自己也承认这是无法实现的。然而,美好愿景仍然有着巨大的价值,它带给人们希冀,并尽可能实现其中的一部分。

2016-12-10
相信命运,又不相信命运。事实上,命运像一条河,会拐弯,甚至断流,关键就看有怎样的源头,汇聚了多大的流量,又能用意志矗立起怎样的群山。

2016-12-09
人生需要一点一点体验,时间由浸透了酸甜苦辣的脚步来填充。缺乏体验的人生是苍白的,否则一晃而过,会快的连回忆都来不及。

2016-12-08
历史是多棱镜,不管光来自哪里,最终总会得到映射。

2016-12-07
培根认为自己“是个更适合从事文学而非其他任何职业的人,却生而受了命运的摆布,违背了自己的天赋”。但人往往是犹豫的,“沉思”与“活跃的生活”对培根都不可或缺,他的政学生涯无疑是自找的。而也许正由于命运的错配,让培根得以“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断换位思考,于是有了与众不同的智慧结晶。

2016-12-06
无论何时何地,对生活都不可缺审美感,不是为了优雅、高端,而是为了多一点做人的情趣,这也是自我存在的起码分寸。

2016-12-05
拙文《一个无所畏惧的社会是可怕的》被编入髙中语文题库,近年来如湖北武汉、广东梅州、福建漳州等均作为全市高三联考或模拟考题,浙江省也将之列为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问题诊断与突破规范训练理解题。看着几道提问及所附答案,我身为作者也不见得都能准确回答,真是油然地不明觉厉,又悄然地不禁汗颜。

2016-12-04
聪明人觉得自己知道许多,而苏格拉底却说:“我所知道的唯一事情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这便是智慧。当然,在他的妻子桑喜普的眼里,苏格拉底无啥长处,不过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

2016-12-03
人的一半是天使,另一半是魔鬼,所以是复杂而矛盾的。不仅如此,魔鬼往往具有侵略性,以致将天使逼到心灵的角落。故有德之人懂得自律,知道防心魔甚于防洪水,因为天使与魔鬼常常是一闸之隔、一念之差。

2016-12-02
在王阳明传播心学的过程中,巡按御史唐龙曾希望他停止讲学、慎重择交,以免世间的责难,这完全是出于好意。假如阳明先生是世俗功利层面的人,釆纳此议无疑是理性的选择。但以历史眼光审视,这绝对是愚蠢、狭隘之举。凡事就看从怎样的角度、怎样的高度考量,小格局的“对”也许恰恰是大格局的“错”了。

2016-12-0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