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泉:聊城市人民政府与聊城大学城校融合发展是多赢模式

标签:
聊城大学聊城孙爱军王昭风张洪泉 |
分类: 如是我说 |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15/88338f49b06c42829179d885f56ae9b8.jpeg
作者:张洪泉
1月14日,聊城市人民政府与聊城大学城校融合发展签约仪式在东昌宾馆举行,共签署五项协议书,标志着校地合作全面深化。聊城市委书记孙爱军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长萍出席签约仪式。聊城大学党委书记马春林致辞,聊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昭风出席签约仪式。(大众日报百度客户端1月14日)
聊城大学是设立在聊城市的省属高校,从山东师范大学聊城分校,到聊城师范学院,再到聊城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伴随着大学自身的茁壮成长,也给国家培养了二十多万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在全国各地、在山东、在聊城的诸多重要岗位发挥着聪明才智。聊城市人民政府与聊城大学城校融合发展是多赢模式,是一件彰显聊城用足用好当地优秀资源、实现超越的一件大事。
多年前,和一个媒体的老总QQ聊天,对方问我是哪里毕业的?我说是聊城大学。他一听,说聊城大学是一所很出名的高校,国际共运、汉语言文学、化学等等在全国都很有名气,古代有很多历史文化名人,近代大家傅斯年、季羡林的老家也是聊城的……时至如今,每当想起这件事,我都为我在聊城大学(聊城师范学院)上过学,现在依旧生活在聊城感到自豪。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15/f3a5e5a8054d4fbbb975f616507dd25c.jpeg
本部经济是近年来,诸多一线二线城市着力发展的方向。大概意思就是,让很多的企业将总部设在自己的城市,俯视全国,采集天下,借以拉动整个地方的发展。聊城作为一个准三线城市,吸引更多企业来聊城建本部,恐有难度,但聊城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区位优势,不妨一试。其实,不管是一所国家级高校,还是一说省属高校,既然建立在一个城市,这个城市就是其本部,一所本部建立在聊城的大学,理应受到聊城的礼遇。
孙爱军在讲话中指出,一所大学与它所在的城市总是血脉相连、命运交融。此言不虚,据说聊城小学初中高中等各类学校领导班子里至少会有一个聊城大学毕业的,各县直、市直主要部门,如果班子里没有一个聊城大学毕业的,都不敢称是主要部门。即便那些从聊大毕业,不在聊城工作的聊大毕业生,很多人继续关注着、支持者聊城大学、聊城,无法忘记、无法忽视、无法不支持这个第二故乡--聊城。
聊城是我家,我是聊城人。你因我而骄傲,我为你而自豪。支持地方发展就是支持自己,支持聊城大学就是支持聊城,多赢聊城大学,多赢聊城,多赢每个参与其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