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高架桥坍塌这篇文章告诉你为什么需要监督

标签:
无锡事故高架桥车祸张洪泉 |
分类: 如是我说 |
作者:张洪泉
今日(10月10日)晚间,无锡锡山区警方发布消息称:今天傍晚6:10左右,312国道上海方向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出现桥面侧翻,经现场初步勘测,桥下被压小车3辆(其中一辆系停放车辆,无人)。目前救援人员及车辆已到现场,救援和事故处置工作正有序开展。(凤凰网10月10日)
经常有粉丝,有朋友、有官员问我:你们评论员,你们监督员,究竟有啥用?预见,未雨绸缪,帮助职能部门解决可能出现的故障、减少被处分被开除甚至坐牢的概率。这个事件就是一个精准答案!其实这个案件的影响不仅仅在桥倒塌、人死亡,而是严重影响了相关部门的信度,影响到了民众对政府的信度。
看到这篇新闻,知道这个事故出现后,细心的读者忽然想起了2017年4月24日,一个叫“袁学成”的人撰写的一排监督文《无锡的快速内环高架还能用多久?》文章指出:快速路上应该是禁止卡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上来的啊!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主要考虑的是交通安全以及快速路的速度问题;而禁止卡车,主要考虑的应该是高架道路的承重问题。如果快速内环高架设计使用年限是50年,那么卡车等上来,超负荷的使用必定会缩短使用年限——最危险的是,一旦载重卡车压坏高架道路,造成桥梁断裂倒塌等,正在行驶中的小汽车,是无法预知和预防的,必定是灭顶之灾!
可惜,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相关行业、相关区域、相关人员的注意。出现重大责任事故,该处理谁,上级知道,当事人更清楚,这里不再细说。其实,如果有一个部门、一个主要领导看到这篇文章,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采取补救措施,就不会出现这起事故,就无需用血的代价来唤醒监管,唤醒某些官老爷的不作为及傲慢与偏见。
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是每次事故都是要人命的,往往因为小而被监管忽视,被某些习惯喜欢做大事的领导给忽略了。而正是这每每的忽略,才给一次次的血案埋下伏笔,断送了民众的性命,结束了官员的职业生涯,或许要坐牢。忽视漠视轻视无视监督的,除了对被监督问题司空见惯外,往往心中藏着一个小,感觉没有面子,但没有面子也总比要命、处罚、双开甚至坐牢要好。
互联网时代,随着媒体平台这种传播方式的出现,改变了以前主流媒体一支独大的传媒格局,几乎所有媒体都在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当然一些有见识、有思想、有格局的媒体人或者被称为自媒体人的朋友们,也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让民间舆论场斐然,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各抒己见,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是个大趋势,也是很多监督文无法像在以前传播主体匮乏时候容易删除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前,出现监督文想删除,除非对方等着你来删除,只是将信息发布在单一渠道,一旦多媒体平台发布了,再被多平台、多媒体转发了,被监督方就取消删帖的想法吧。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只要你做事,就难免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只要你不是恶意侵占、只要你不含私利、只要你问心无愧,偶尔出现点问题及时纠正并认错,民众还是会理解并原谅的。不认错,不整改,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最终倒霉的不仅仅是民众,更是这些监管者。
http://pic.rmb.bdstatic.com/ec554152b420a07fe8d1fe28bad68177.png@s_0,h_2000